音旨应难沫,空庭惨绿苔。
架残韦述史,编剩子山哀。
黯淡丛兰色,徘徊粉蝶灰。
伤心白茆水,犹绕画堂回。

【注释】

闻某讣:听说某人的死讯。

二首:这里指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的“两首”,是诗人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后,于大历五年(770)秋末作的七言律诗。

其二: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应难沫:音信断绝。

空庭:空旷的庭院。

惨绿苔:长满青苔。

架残韦述史:指韦述编撰的《国史》。

编剩子山哀:指刘孝标为谢灵运写的碑文,因遭权贵忌恨而被毁,后人只存下他的《小园赋序》。

黯淡丛兰色:兰花颜色暗淡。

徘徊粉蝶灰:蝴蝶翅膀上飞着的花粉已经落尽了。

伤心白茆水:指悲伤时,泪水如白茅花一样。

画堂:华丽的厅堂。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当时杜甫已流寓夔州两年多。这首诗是杜甫听到友人谢脁死讯后所作。

第一联写诗人接到朋友逝世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音旨应难沫”一句,意思是说消息传来后,自己的心情十分悲痛,好像音信已经断绝一般。

第二联写诗人来到空寂的庭院,看到青苔满地,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两句既写了诗人见到朋友的死讯后心情的极度悲痛和凄凉,又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

第三联写诗人来到朋友的家中,看到墙上挂着一幅韦述编撰的《国史》,但只剩下几页了。同时,诗人还看到了刘孝标的墓碑被毁,只剩下他自己的《小园赋序》作为见证。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又写出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

第四联写诗人看到兰花的花瓣已经凋零,蝴蝶的翅膀上飞着的花粉也已经完全落尽了。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感叹,又表达出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惋惜之情。

最后一联写诗人回到自己的家中,看到泪痕斑斑的白茅花,仿佛还在不停地流淌着悲伤的泪水。这句既是诗人对友人的哀悼,又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抒发。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活动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友情和命运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