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尽瓯闽岭万重,犊辕惟有短檠从。
儒林祭酒推何胤,汉史神君颂鲁恭。
吏牍拟将花管判,讼堂闲对岫云封。
卧龙山外行春日,应忆新宫五鬣松。
【注释】
瓯(ōu)闽岭:指福建的山脉。犊辕(dúyuán):车辕,这里代指官职。
儒林祭酒:即国子祭酒、国学博士。何胤(公元253-314):字文叔龙,会稽上虞人。鲁恭:指汉代鲁恭王刘余。《后汉书》载,汉末大乱,鲁恭王在山东时建学宫,立孔子像,并修治孔子墓,“天下学士靡然乡风”,故称其为“圣师”。五鬣松:指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种的五棵松树,相传为五色,故名。
【赏析】
《送洪学博之任永定》,是一首赠别诗,作者用典丰富,辞藻工巧,意旨深远。
首联起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对象。永定,今福建省境内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武夷山,流经南平市,注入闽江。诗人把永定比作一片沃土,说明此地土地肥沃;又以瓯闽、岭万重来表现地势险要。“犊辕”是车辕的通称,这里用来比喻官职;“短檠从”是说官位低微。
颔联两句是赞扬洪学博。“儒林祭酒”指儒学大师,即国子祭酒;“汉史神君”指汉代鲁恭王,他建学宫,修孔子墓,尊孔崇儒,被后人誉为“圣师”。这两句既称赞了洪学博的学识渊博,又表明了对朝廷重用贤才、尊崇儒术的赞同。
颈联两句是赞美洪学博的为人。“吏牍拟将花管判”,意思是说他善于处理政务,文书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讼堂闲对岫云封”,意思是说他审理案件时公正无私,与民同乐,使讼事得以平息。这里的“岫云封”是指永定山水之美,也暗含了永定的山川秀丽。
尾联两句是祝愿洪学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卧龙山外行春日”,“卧龙山外”指的是永定山区,“行春日”则指游览春天的美景。“应忆新宫五鬣松”,意思是说洪学博离开永定之后,应该思念永定的风光和那棵古松。这两句话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表达了作者对洪学博的深情厚谊,又有祝愿之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既赞颂了洪学博的学识和才能,又寄寓了作者对洪学博的深情厚谊。全诗结构严谨,意境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