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太古琴,鼓与不鼓均。
纵鼓人不听,视同瓦缶鸣。
况兼筝笛奏,悦耳多新声。
水调既噍杀,入破何砰鍧。
吾欲匣此琴,以俟夔旷生。
夔旷不可作,古响终泯泯。

【解析】

“吾有太古琴,鼓与不鼓均”,我拥有的古琴,无论是否弹奏,其音调都是一样平缓的。这是对琴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清高的性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纵鼓人不听,视同瓦缶鸣。”纵使有人欣赏,但只是像泥制的瓦器发出的声音一样。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独到见解和对音乐的热爱。

“况兼筝笛奏,悦耳多新声。”何况还有筝、笛等乐器伴奏,悦耳动听的音乐更多,这一句是对音乐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在音乐中陶醉的情景。

“水调既噍杀,入破何砰鍧。”水调既然哀婉凄切,而《阳关三叠》又是多么雄壮激昂。这一句是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吾欲匣此琴,以俟夔旷生。”“吾欲”表明诗人想要把琴拿出来,让夔旷来弹奏。夔旷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擅长弹琴的人。这里比喻说只有夔旷才能弹好这把古琴,表达了诗人想要得到一个知音的心情。

“夔旷不可作,古响终泯泯。”夔旷不能成才,古琴也就没有声音了。这一句是对前文“吾欲”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和知音难觅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我有一把古老的琴,不管弹奏与否它的声音都是一样的平缓。即使有人欣赏,也只是像泥制瓦器发出的声音一样。何况还有筝、笛等乐器伴奏,悦耳动听的音乐更多呢。水调既然哀婉凄切,而《阳关三叠》又是多么雄壮激昂。我真想打开琴盒把它拿出去,等待能演奏《阳关三叠》的夔旷出现。但是夔旷不能成才,古琴也就失去了声音。

赏析:

选第三首。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画家的眼光看琴,从琴的音色上展开联想。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高,富有音乐感,体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