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昔别我去,豪气不可羁。
君今叩我门,似诉津梁疲。
问君何为尔,一官数太奇。
通籍十五载,奔走足常胝。
昨始令萧山,莼丝美足怡。
抚军疏别补,舆盖不得施。
理须重赴部,行色能无微。
旅雁催人老,江花送客飞。
不知四海内,手板向谁低。
余闻三叹息,宦海古所悲。
流坎非由巳,一任天公移。
郎官宰百里,此职未为卑。
本期传循良,行役安得辞。
况君光司马,威望震三陲。
家声今可起,十年秉戎麾。
为君歌爱勉,勿愁羁旅为。
【注释】
君:指作者的朋友、同僚。去:离开。豪气:气概,豪壮的精神。羁:束缚。津梁:渡口桥梁,喻官途,仕途。疲:困乏。问:责备,责难。何为尔:为什么你如此。一官数太奇:一个官职却有太多奇遇。通籍:入朝为官的凭证。十五载:十五年。奔走:奔波忙碌。足常胝(zhī):脚上长了老茧。萧山:地名。莼丝美足怡:莼菜味道鲜美,令人愉悦。抚军:对巡抚的尊称。别补:因离任而离职。舆盖:指车乘,代指官位。理须重赴部:理应再次到朝廷办事。行色:出行的神色,行动的样子。旅雁:随行的人或物。催人老:催人衰老。江花:江边的花朵,这里借指岁月流逝。四海内:天下。手板向谁低:形容自己无所作为,只能低头。三叹息:多次叹息。宦海:官场。流坎:指仕途中遭遇的艰难险阻。非由巳:不由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郎官:指小官。百里:一县之地。此职未为卑:这个职位不算低。期传循良,行役安得辞:希望他能传播良好的政风,自己则不会因为奔走劳累而推辞公务。况君光司马,威望震三陲:何况您的威名如光耀,令远方之人敬畏。家声今可起,十年秉戎麾:您的家门声望如今可以恢复,您在军中任职已有十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朋友离别后的情况,后四句写友人即将离任的情况。
第一联:“君昔别我去,豪气不可羁。”这两句写朋友离别我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的勉励。
第二联:“君今叩我门,似诉津梁疲。”这两句写他敲门来时的情景,表现了他当时的困境和无助。
第三联:“问君何为尔,一官数太奇。”这两句写他询问的原因,表现了他对仕途的感慨和自己的处境,也表现出他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
第四联:“通籍十五载,奔走足常胝。”这两句写他的仕途经历,表现了他的辛勤付出和艰辛努力。
第五联:“昨始令萧山,莼丝美足怡。”这两句写他开始担任新职务的情景,表现了他对新的工作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第六联:“抚军疏别补,舆盖不得施。”这两句写他离开的原因,表现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失望。
第七联:“理须重赴部,行色能无微。”这两句写他必须重新返回官场,表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八联:“旅雁催人老,江花送客飞。”这两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九联:“不知四海内,手板向谁低。”这两句写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迷茫和无助,表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第十联:“余闻三叹息,宦海古所悲。”这两句写他对官场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他的深沉和成熟。
第十一联:“流坎非由巳,一任天公移。”这两句表达出他对命运的态度,表现出他的勇气和决心。
第十二联:“郎官宰百里,此职未为卑。”这两句表明了他的志向和抱负,表现了他的自信和坚强。
第十三联:“期传循良,行役安得辞。”这两句是他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表现出了他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第十四联:“况君光司马,威望震三陲。”这两句赞美了友人的名声和地位,表现出了对他的敬仰和尊重。
第十五联:“家声今可起,十年秉戎麾。”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表现出了他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