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如丝谁与记。春尽丝残,寻梦何容易。迟日西窗酣午睡,馀寒犹怯桃笙翠。
柳影谁教摹雁字。得似人人,知否人中意。长日消磨无好计,思深望远垂清泪。
《蝶恋花·春梦如丝谁与记》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抒发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译文:
春天的梦境如同细丝,谁能记起?随着春天的消逝,那细丝也渐渐消失,追寻那些梦境变得困难。在西窗下迟暮之时,沉醉于午睡之中,余寒依旧令人感到害怕,仿佛还有桃花的香气在耳边呢喃。柳树的影子,又是谁模仿雁字书写的呢?这影子是否能够传达出人们心中的情意呢?漫长的日子消磨掉没有好的办法,思念深深,望远方而落满清泪。
注释:
- 春梦如丝谁与记:春天的梦境就像细细的丝线,谁能记得它们呢?
- 春尽丝残:春天已经过去,细丝也慢慢消失了。
- 迟日:指夕阳晚霞,暗示黄昏时分。
- 西窗酣午睡:在西窗下沉迷于午睡之中,享受片刻的宁静。
- 馀寒犹怯:残余的寒冷仍然让人感到害怕。
- 桃笙翠:桃花的颜色如同新制的香竹管乐器——笙的颜色一样。
- 柳影:柳树的影子。
- 雁字:雁鸟排列飞行时留下的轨迹,这里比喻为柳树的影子。
- 知否人中意:知道这种情意的人有谁呢?
- 长日消磨无好计:漫长的日子里,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消磨时间。
- 思深望远垂清泪:深深地思考,望向远处,落下清亮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和感伤。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记忆也逐渐消逝。词中通过描绘晚霞、沉睡的午后、以及柳树的影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同时,通过对“雁字”的比喻,展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既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也反映了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失落感。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怀念的词作,情感真挚而又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