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媛,原名徐应坤,清代诗人
徐应坤是清代的诗人,以《红馀集》留名。
字淑媛,籍贯为江西如皋。他的生平虽然短暂,但其留下的文学成就却是不可忽视的。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徐应坤并未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心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淑媛,原名徐应坤,清代诗人
徐应坤是清代的诗人,以《红馀集》留名。
字淑媛,籍贯为江西如皋。他的生平虽然短暂,但其留下的文学成就却是不可忽视的。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徐应坤并未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心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注释】 深夜雨,滴滴更潇潇:夜晚的细雨绵绵不断。 绣阁灯残人影瘦,罗帏香冷梦魂消:绣花楼中的灯光已经熄灭,人的影子也显得消瘦,罗帐中飘散着幽冷的香气,而梦中的我早已消魂。 寒结一庭蕉:院子里的芭蕉树被冷气冻结了。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首句“深夜雨,滴滴更潇潇”是全词的总领。它不仅为下片写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也为下片写情埋下伏线,使感情的波澜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第二句“绣阁灯残人影瘦”
沁园春·题夫子小照 烟柳低迷,鹤唳猿啼,怪矣先生。笑衣冠不整,扁舟欲渡,俯观鲛室,仰啸苍冥。日月纵横,乾坤浩荡,谁更昏昏谁更醒。长江里,纵波涛拍岸,稳坐休惊。 翛然把酒孤斟。且莫怨、青袍误此身。有山川秀色,时堪娱目,性灵佳句,尽可陶情。莫问东吴,何分西楚,斜挂征帆缓缓行。前途邈,待风云万里,任意寻春。 【注释】 ①题夫子小照:为友人画的画像作诗。 ②烟柳低迷:形容烟雾缭绕的杨柳低垂。 ③鹤唳猿啼
点绛唇·春暮 绿渐成阴,春光九十都虚度。落红如雨。阵阵随风去。 蝶少蜂稀,紫燕频频语。春何处。恼人情绪。青草斜阳路。 注释: 1. 绿渐成阴:形容春天的树木长出了绿叶,遮蔽了天空,使得阳光难以照射到地面。 2. 春光九十都虚度:指春天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大半,但仍然感觉不到春天的美好。 3. 落红如雨:形容花瓣落下如同雨水一样纷纷扬扬。 4. 蝶少蜂稀:指蝴蝶和蜜蜂的数量减少
《点绛唇·咏杨花》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杨花随风飘荡、无主漂泊的身世,下片写杨花在春风中飞舞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和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全词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富有音乐美,体现了辛弃疾词风的特点。 注释: 1. 何处飘来,窗外帘外深深舞:哪里飘来的,是飘荡在窗户外和帘子外面的杨花,它们翩翩起舞。 2. 凭风无语:任凭东风轻拂,默默无语。 3. 又入邻家去
【注释】: 点绛唇 · 闺怨 1. 螺髻慵梳(wēi):懒于梳理,形容懒得打扮。 2. 双眉镇日为谁扫(zhen):整天为了谁而烦恼愁眉不展。 3. 离怀未了:别离的情怀尚未排遣干净。 4. 莺声小(xiǎo):黄莺的啼声细小而凄婉。 5. 谱就新词:谱写新词。 6. 又合阳关调(nào):又适合《阳关三叠》。 7. 春光少:春天的光景少了。 8. 愁肠暗抱:忧愁的思绪暗中缠绕。 9.
浪淘沙·元宵夜雨 门外又黄昏。望断前村。愁云不放月华明。火树银花光暗淡,雨打风倾。 结伴踏红灯。没甚心情。凤楼何处奏瑶笙。试数罗衣无限泪,半是思亲。 注释: 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又名“卖弄”。 ②黄昏:傍晚。 ③前村:指京城附近乡村。 ④愁云:忧愁的云彩。 ⑤火树银花:形容灯光闪烁,如火、如银。 ⑥结伴:结伙。 ⑦凤楼:古代帝王宫室中的楼阁,此处泛指皇宫。 ⑧奏瑶笙:吹奏玉制的笙管乐器。 赏析
译文: 我的命如斯,我的心如醉,愁绪寄托在何处?你问我却无言以答。 十年惊魂未定,何时能摆脱这愁?心碎已矣,可怜我梦中泪如雨。 1. 注释与赏析: - 妾命如斯:表示命运如此不幸,如同一个女子的命运。这里的“妾”指的是诗人自己或其女性角色。 - 妾心如醉:形容心情非常沉重,如同喝醉了一般。 - 如寄:比喻忧愁无处安放,如同寄存于他人之处一样。 - 问愁不语:面对愁苦却无法表达,只能沉默无语。
【注释】 梦江南:词牌名。 深夜雨,做作已凉天。有雁冲寒云影外,个人剪烛雨窗前。 深夜的雨,已经让人感到有些凉爽了。看到大雁在寒冷的天气中向南方飞翔,在乌云和天空的尽头之外,而我一个人独自地在雨窗前剪蜡烛,无法入眠。 赏析: “梦江南”是词牌名,这里用作词牌名,与下片词牌名相押韵。 上阕写景。首句“深夜雨”点明时节。夜深,雨也越下越大,使人感到有些凉意。二句“有雁冲寒云影外”写出了大雁飞过的情景
烟柳低迷,鹤唳猿啼,怪矣先生。笑衣冠不整,扁舟欲渡,俯观鲛室,仰啸苍冥。日月纵横,乾坤浩荡,谁更昏昏谁更醒。长江里,纵波涛拍岸,稳坐休惊。 翛然把酒孤斟。且莫怨、青袍误此身。有山川秀色,时堪娱目,性灵佳句,尽可陶情。莫问东吴,何分西楚,斜挂征帆缓缓行。前途邈,待风云万里,任意寻春
徐子苓是清朝末年的诗人,字叔伟,一字西叔,号毅甫,安徽合肥人,与朱景昭、王尚辰并称为“庐州三怪”。他是一位深受曾国藩、江忠源赏识的官员和诗人,在晚岁归隐于巢湖之滨龙泉山下。 徐子苓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庐阳夜捷行赠江使君达川》一诗中展现了他在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他对于和平的渴望。此外
清江南昆山人,字公肃,号立斋。 徐乾学弟。 顺治十六年殿试第一,授修撰。 康熙间历官国子监祭酒、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二十九年,以乾学子侄在籍招权竞利事牵连,休致归里。 有《含经堂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