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渐成阴,春光九十都虚度。落红如雨。阵阵随风去。
蝶少蜂稀,紫燕频频语。春何处。恼人情绪。青草斜阳路。

点绛唇·春暮

绿渐成阴,春光九十都虚度。落红如雨。阵阵随风去。

蝶少蜂稀,紫燕频频语。春何处。恼人情绪。青草斜阳路。

注释:

  1. 绿渐成阴:形容春天的树木长出了绿叶,遮蔽了天空,使得阳光难以照射到地面。
  2. 春光九十都虚度:指春天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大半,但仍然感觉不到春天的美好。
  3. 落红如雨:形容花瓣落下如同雨水一样纷纷扬扬。
  4. 蝶少蜂稀:指蝴蝶和蜜蜂的数量减少,使得春天的气息更加显得寂寞。
  5. 紫燕频频语:指燕子频繁地鸣叫。
  6. 春何处:表示春天在哪里,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和寻找。
  7. 恼人情绪:形容春天的氛围让人感到烦躁和不安。
  8. 青草斜阳路:描述了一条沿着青草和斜阳铺成的小路,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心境。首句“绿渐成阴”,用“绿”字形容树木,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成阴”则形象地描绘出树木茂盛,遮盖了阳光的景象。接下来,诗人感叹时光已逝,春天的美好时光白白流逝,“春光九十都虚度”。这种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之情。
    诗人以“落红如雨”来形容春天的美景,同时“阵阵随风去”又描绘出花瓣飘落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轻盈与美丽。然而,随后的两句“蝶少蜂稀,紫燕频频语”,却透露出春天的寂寞和冷清,蝴蝶和蜜蜂数量减少使得春天的生气也变得稀少,而燕子的鸣叫更是增添了几分孤独感,这既是一种对春天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
    最后一句“春何处?恼人情绪。青草斜阳路”,直接点明了主题——对春天的思念。诗人在寻找春天的踪迹,但又无法找到,因此产生了烦闷的情绪。而那片青草和斜阳下的小路,成为了诗人心中对春天最美的向往和回忆。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