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端,原名陈廷敬,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41,卒于公元1712
清山西泽州人,初名敬,字子端,一字说岩,号午亭。
顺治十五年进士。
康熙间累官吏部侍郎,兼管户部钱法,疏请钱币改重为轻,以杜私铸之风。
历充三朝《圣训》、《一统志》、《明史》等馆总裁官。
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所作古文,为汪琬所赏,诗亦为王士禛所奇。
谥文贞。
有《尊闻阁集》,晚年手定为《午亭文编》。
生卒年:1641-1712
子端,原名陈廷敬,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41,卒于公元1712
清山西泽州人,初名敬,字子端,一字说岩,号午亭。
顺治十五年进士。
康熙间累官吏部侍郎,兼管户部钱法,疏请钱币改重为轻,以杜私铸之风。
历充三朝《圣训》、《一统志》、《明史》等馆总裁官。
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所作古文,为汪琬所赏,诗亦为王士禛所奇。
谥文贞。
有《尊闻阁集》,晚年手定为《午亭文编》。
生卒年:1641-1712
三月三日同杨松谷泛舟沁水始得方舟稳,沧波转路迷。 涛声春昼外,寺影夕阳西。 杨柳横桥暗,桃花夹岸齐。 十年江海兴,与尔手同携。 注释: 1. 三月三日同杨松谷泛舟沁水:三月三日,即初春时节,作者与杨松谷一同泛舟于沁水之上。 2. 始得方舟稳:开始时,船儿稳定而平稳地行驶。 3. 沧波转路迷:沧波,沧浪之波,比喻水面的波澜。转路迷,形容水波荡漾,使原本清晰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让人感到困惑。 4.
【诗句释义】 阁道云山仗外峰,朝回请急未从容。 再来父老看司马,此去乾坤有卧龙。 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长乐远疏钟。 知公未稳江湖兴,民隐还须达九重。 【译文】 阁道云雾缭绕的山峰在仗外,朝廷回来请急尚未从容。 再来时父老要看司马,此行离去乾坤有大才。 梦中绕着细旃听夜雨声,春天回到长乐寺听到远处的钟声。 知道您还未安定江湖之志,百姓的隐忧仍需上奏皇帝知晓。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plaintext 晋国 晋国强天下,秦关限域中。 兵车千乘合,血气万方同。 紫塞连天险,黄河划地雄。 虎狼休纵逸,父老愿从戎。 ``` 注释 1. 晋国 - 指当时的中国,即中国。 2. 强天下 - 表明晋国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国力和影响力。 3. 秦关限域中 - 指秦国的边界限制了晋国的扩张,使得晋国不能轻易向外扩张。 4.
张东山少司寇宅观弈 真见长安似弈棋,故山回首烂柯迟。 古松流水幽寻后,清簟疏帘对坐时。 旧垒沧桑初历乱,曙天星斗忽参差。 只应万事推枰外,夜雨秋灯话后期。 诗句注释: 1. 真见长安似弈棋:真像看到长安城就像下棋一样。 2. 故山回首烂柯迟:故乡的山川让我想起了《世说新语》里的烂柯人的故事。 3. 旧垒沧桑初历乱:我走过了那些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一片废墟。 4. 曙天星斗忽参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划分为若干层次或若干部分,逐层分析,即“解”出各层含义,然后再归纳概括出诗歌的主旨。此题要求赏析诗句,注意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不可脱离全诗来谈诗句。本题要求对关楼的景物进行赏析。第一联写关楼之高,第二联写关楼之尊;第三联写关楼之悲;第四联写诗人凭吊关楼之情。 【答案】 译文:关楼高大雄伟,旗帜飘扬的古镇显得更加尊贵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 阑珊夜雨鸡鸣号,关山梦回心魂劳。 我所怀思渺天末,凉风一起秋萧条。 美人昔赠《相逢篇》,吴绡三尺森琼瑶。 今晨晓窗坐展玩,我欲报之情郁陶。 忆昔相逢客京辇,城南华径纷招要。 酒酣惆怅秋灯红,羡我鬓发漆黑同。 即今倏忽别四载,头上己有霜枯蓬。 眼前诸子几人在,浮云沟水驰西东。 万事回头泪沾臆,人生朝露谁能必。 楚泽难招宋玉魂,缑山不返王乔舄。 二子歌词自绝尘,声华烂漫今何益。
诗句原文 重出西便门感旧有作寄宋牧仲 音书迢递雁飞翻,往事谁堪与共论。 十里烟花随辇路,五更灯火出重门。 东都祖帐何人在,北海宾朋旧日存。 再见渭城新柳色,残年销得几回魂。 译文: 书信传来遥远而模糊,雁群翻飞在天空中。曾经的往事难以与人共同回忆。 十里长街的烟火随着御辇缓缓升起,五更时分的灯光照亮了城门。 东都的故旧在哪里?北海的宾客是否还在? 再见到那渭城的柳树,心中不禁感到一丝哀愁。
晚泊青县怀励文恪公 山阳笛里声,凄断催人去。 遥遥河上帆,渺渺烟中树。 回首蓬莱宫,高话沧洲趣。 何处君钓游,远道犹反顾。 注释: ①山阳:山阳县,即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②凄断:声音凄切而断续,形容笛声哀婉动人。 ③遥:遥远。 ④沧洲:指大海,也泛指广阔的水域。 ⑤反顾:回头看。 译文: 夜晚在山阳县停船休息时怀念励文恪公,山阳的笛声声声催人离去。 远远看到河上的船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孝感相公的赞赏和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十有四年春,惟三月日吉。 —— “在十四年的春天,只有三月初七这个好日子。” 枚卜择近臣,学士登密勿。 —— “通过占卜选择身边的近臣,学士们被委以重任,不再秘密地行动。” 搢绅贺于朝,处士庆于室。 —— “官员们纷纷到朝廷祝贺,隐士则在室内庆祝。” 佥曰帝知人,吾等夙愿毕。 —— “大家说皇帝了解人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必须理解全诗,把握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然后仔细揣摩诗句,注意分析词语的运用,体会其妙处,并在此基础上品味语言的风格。“春蚓秋蛇虿尾钩”,用春蚓、秋蛇、虿尾钩作比喻,形容画笔细腻工整,生动流畅;“家鸡野鹜岂同俦”,写画中的家禽家畜与野外的野兽不同类,突出了画中禽、兽的神态特征;“祇应落墨惊纨扇,画作桓家乌牸牛”。这句诗的意思是
徐元瑞是清代的诗人。 字延香,江苏江都人,生于清代,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音乐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通晓音律,能够填词制曲。他的诗歌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性,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作品不仅在清朝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
清江苏嘉定人,字恺似,号松坪。 康熙二十七年进士。 官至侍读学士。 未第时,因荐召对称旨,以布衣赐二品服,充朝鲜采访使。 后及第为官,乃因故连染去官,几遭杀身之祸,久而得解。 有书名,以跌宕流逸见长。 有《杕左堂集》。 生卒年
徐枋是明末清初的画家,字昭法,号俟斋、秦余山人,江苏苏州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衰亡和清朝的建立,以及个人的隐退和坚持。以下是关于徐枋的一些具体介绍: 1. 生平背景 - 出生与家庭:徐枋出生于1622年5月3日,他是明代殉节官员徐汧之子。徐汧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忠于明朝而牺牲,这给徐枋留下了深刻的家族影响和精神遗产。 - 科举经历:16岁那年,他遵从父命进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