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诗句解析:

  1. 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
  • 孝先之治:指以孝道治理国家的先例。
  • 信赏必罚:强调诚信的奖赏和惩罚制度。
  • 综核名实:全面审查事实和名声。
  • 政事、文学、法理之士:指从事政治、文化和法律事务的知识分子。
  • 技巧、工匠、器械:指技术和工艺,以及制作的工具等。
  • 自元、成间鲜能及之:元帝和成帝时期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
  • 稽首称籓:表示忠诚的叩头并称臣为藩属国。
  • 功光祖宗:功绩使祖先增光。
  • 业垂后嗣:事业留给后代。
  1. 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
  • 遭值:遭遇或面临。
  • 乖乱:矛盾或混乱。
  • 推亡固存:保存灭亡国家,使之复兴。
  • 信威北夷:通过信用和威势征服北方的少数民族。
  • 单于慕义:单于(匈奴的首领)仰慕汉王朝的仁义。
  • 稽首称籓:叩头并称臣为藩属国。
  1. 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 功光祖宗:功绩使祖先增光。
  • 业垂后嗣:事业留传给后代。
  • 可比德殷宗、周宣:可以与殷朝和周朝的开国帝王相比。

译文:
汉朝初年,孝先皇帝用信赏和必罚来管理国家,全面审查事实和名声,选拔政治、文化、法律事务的官员都精通他们的才能,而技术、工艺和工具制造等方面在元帝和成帝时期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这足以证明官吏忠于职责,百姓安居乐业。在遭遇匈奴的混乱时期,我们能够保存他们,使他们重新崛起,通过信用和威势征服北方的少数民族,让匈奴的首领单于仰慕我们的德行,叩头磕拜并称臣为藩属国。这样的功劳使祖先们增光,事业将流传给后代,堪称中兴之主,其德性堪比殷朝和周朝的开国帝王。

赏析:
这首诗是西汉宣帝刘询时期的一篇赞颂文,作者通过对汉朝初期统治者的政策和成就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繁荣稳定的国家形象。诗中的“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等词汇,都是对汉代初期政治清明、法治严明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

诗中还特别提到了“稽首称籓”,这是对匈奴首领单于的称呼,表达了汉朝对外展示宽容和平的外交政策,以及对内强化中央集权的治国理念。这种策略不仅使得匈奴等北方民族归附于汉朝,也为汉朝赢得了更多的边疆安全。

最后部分“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则是对汉朝历史成就的一种肯定和赞扬,表明了汉朝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汉朝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