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全诗以端午节为主题,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奸臣误国的残酷现实。通过对屈原的纪念,诗人表达了对忠臣的哀悼和对正直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人还借屈原之死抒发了对昏君奸臣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第一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描述了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传说。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夏历(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被认为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屈原作为楚国的重要大臣,他的忠诚和高尚品质在民间广受敬仰。诗人用“万古传闻为屈原”强调了屈原的历史地位,以及他在端午节文化中的重要影响。这句诗不仅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也点出了屈原的历史贡献。

第二句“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屈原的遭遇虽然悲壮,但他的忠诚和理想却被污蔑和误解。诗人用“堪笑楚江空渺渺”来形容屈原的理想和信念在现实中显得苍白无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无谓牺牲的悲哀。而“不能洗得直臣冤”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冤屈命运的同情和愤怒,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句诗通过对比屈原的理想和现实,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习俗、历史和文化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其历史贡献的认可。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呼吁人们关注历史真相,追求公正和真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