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

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

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

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

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注释

  1. “九日明朝是”:在九月九日的早晨到来之际,人们纷纷庆祝过去的风俗已经不再重要。
  2. “相要旧俗非”:尽管旧时的风俗已经改变,但人们依然期待着传统的节日仪式和聚会。
  3. “老翁难早出”:老人由于年纪较大,难以早起参加集会。
  4. “贤客幸知归”:幸运的是,有尊贵的宾客理解并参与其中。
  5. “旧采黄花剩”:指过去采集的菊花已经凋零,只剩下一些。
  6. “新梳白发微”:形容年轻人梳理了新长出的白发,显得有些憔悴。
  7. “漫看年少乐”:看着年轻人欢快地享受节日的快乐时光。
  8. “忍泪已沾衣”:虽然心中不忍,但仍止不住泪水沾湿了衣服。

译文

在这个九月初秋的清晨,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着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尽管习俗已经改变,但大家仍然期待着传统的仪式和聚会。年长的老者们很难早早地起床参加集会,而那些有地位的年轻人则有幸能够理解和参与。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整理了一下新长出的白发,看起来有些憔悴。尽管如此,年轻人还是快乐地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尽管他们感到难过,但泪水已经沾湿了他们的衣物。

赏析

这首五律诗《九日诸人集于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古代节日庆典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节日中的欢乐与哀愁交织的氛围。

  1. 情感的深度:诗中通过老人的不易和年轻人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以及对传统节日的不同态度。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反映了人们对节日的不同期望和体验。
  2. 艺术手法:诗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白发”象征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流逝,而“黄花”则可能代表了秋天的成熟与收获。此外,诗的开头“相要旧俗非”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节日习俗的改变。
  3.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节日庆典的描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反映。它提醒我们,尽管时代在变,但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仍然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杜甫的《九日诸人集于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古代节日的机会,还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留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