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诗是一首描写重阳节景色的七言律诗,作者借登玄武山遥望秋空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登:登上;玄武山:在今南京市西北郊钟山之南;旅眺:远望。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遥空:高远的天空。生夕风:因秋风吹起,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所以用“生”字形容。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寒雁:指大雁。一:全,都。向南去远:指大雁向南飞去,远去故乡。菊花丛:泛指菊花盛开的地方,这里指赏菊的地点,也暗含游子思乡之情。几度:多次的意思。

【答案】

译文:九月九日登玄武山远望秋空,秋风吹起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寒雁向南飞向远方,游人在菊花盛开的地方多次赏花。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诗人登高所见。“九月九日”点明时令,“望遥空”则写出登高远望的动作。“秋水秋天生夕风”一句,既写了秋景,又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寒雁一向南去远”,既是写景,又写出了诗人对大雁的思念,暗寓了诗人自己思乡的情感。颔联两句写诗人在玄武山赏菊的情景。“菊花丛”是赏菊之处,也是诗人寄托情感之所在。“游人几度菊花丛”一句,既是实写,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自己漂泊他乡的孤独之感。尾联两句写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受。“寒雁”二字既写出了大雁的特征,又暗寓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游人几度菊花丛”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在赏菊时的孤独,又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以“九日”开头,以“菊花丛”结尾,中间三联都是写景,而前三联写景都是为了引出后半部分的抒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