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
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
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
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创作于他晚年的长安时期。诗中描绘了他在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感慨。

诗句释义:

  •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
  • “一人歌唱数人啼”:这里用“一人”来指代自己,因为作者在诗中自称为“杜子美”。这里的“歌唱”指的是欢笑,而“啼”则是哭泣。
  • “拭泪相看意转迷”:作者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哭泣,自己也忍不住流泪,但看到他们悲伤的样子,自己的情绪反而更加迷茫。
  • 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
  • “不见书传青海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边疆战事的担忧,因为书中没有记载,所以无法得知那里的情况。
  • “只知魂断陇山西”:作者知道战争已经发生,但他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战争带来的痛苦。
  • 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
  • “登高乍似云霄近”:作者登上高处,感觉就像站在云端一样,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高度和深度的思考。
  • “寓目仍惊草树低”:作者看着远处的草树,仍然感到惊讶,这是因为它们的生长速度太快,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 “菊酒何须频劝酌”:作者不需要频繁地劝饮菊花酒,因为他已经喝得太多,已经醉得无法自控。
  • “自然心醉已如泥”:作者的心已经完全陶醉,如同陷入泥潭一般,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以九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登高望远、饮酒赋诗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深沉、真挚、感人至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悲悯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