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裴回。

定西番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裴回。

注释:

  1. 定西番:指唐朝时期对西域的统称,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区。
  2. 汉使昔年离别:指汉朝时期的使者曾经离别此地,与当地民族交流。
  3. 攀弱柳:指汉使曾经攀登过弱柳般的柳树。
  4. 折寒梅:指汉使曾经折过寒梅般的梅花。
  5. 上高台:指汉使曾经登上过高高的台子,观察远方的景象。
  6. 千里玉关:指遥远的边防关口,象征边疆的艰险。
  7. 春雪:指春天下的雪,暗示边境的寒冷。
  8. 雁来人不来:比喻边关的守军没有消息,如同大雁飞来而人却不见踪影。
  9. 羌笛一声愁绝:形容听到羌笛的声音,引发了无尽的忧愁。
  10. 月裴回:形容月亮在云中徘徊不进,象征着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边塞诗。诗人通过描绘汉使昔日离别的场景,以及边疆的严寒和孤独,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其中,“羌笛一声愁绝”,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豪情壮志与深深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