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帘前。美人睡。
庭前猧子频频吠。雅奴白。
玉郎至。扶下骅骝沉醉。
出屏帏。整云髻。
莺啼湿尽相思泪。共别人好。
说我不是。得莫辜天负地。
【诗句释义】
玉郎:指男子的代称。
绣帘前:绣着精美图案的门帘前面,即美人居住的地方。
猧子: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吠叫的动物。
雅奴白:雅奴(yǎn n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
扶下骅骝:把马扶下,这里指玉郎扶起美人。
醉:醉心、陶醉。
屏帏:屏风和帷幕。
云髻:高耸的发髻。
莺啼湿尽相思泪:莺儿啼叫着,泪水湿润了思念情人的心。
得莫辜天负地:难道是上天辜负了大地吗?
【译文】
绣帘前,美人正沉睡,
庭院里,猧子不断吠叫。
玉郎来到门前,扶起美人沉醉,
走出屏风帷幕,整理好云髻,
莺啼声中,她的相思泪湿透衣衫。
我们在一起,别去别人那里,
不要说我不好,不能怨天不公。
【赏析】
这首《渔歌子》是一首描写闺中少妇思夫的词作。全诗通过对环境与人物的刻画,抒发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绣帘前。”点明了主人公居处的环境。“美人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及当时的情景。“庭前猧子频频吠”一句,描绘出一幅幽静美丽的画面,同时也烘托出主人公的孤寂之感。“雅奴白。”点明主人公的名字,同时“雅奴”二字也暗合了主人公的身份。“玉郎至”一句表明了丈夫的到来。“扶下骅骝”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玉郎对妻子的呵护和怜爱。
“出屏帏”三句,描述了少妇起床后的一系列行为,其中,“整云髻”一句,不仅写出了少妇梳妆打扮的过程,也间接表现了她内心的期盼和期待之情。最后,“莺啼湿尽相思泪”一句,则将少妇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中的“湿尽”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了少妇因思念丈夫而落泪的场景。而“共别人好”一句,则是对前文情节的转折,表达了少妇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以及她不愿离开丈夫的决心。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聪明、多情的少女形象,并通过对其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少妇对丈夫深沉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