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转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临江仙
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转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注释:
- 披袍:穿着华丽的衣服
- 窣(sū)地:铺展在地面上的样子
- 莺语:黄莺的啼鸣声
- 碧罗冠子:绿色的帽子
- 犀簪:用犀牛角做的簪
- 凤凰双飐(zhǎn)步摇金:凤鸟形的步摇晃动着金子制成的饰品
- 肌骨细匀:皮肤和骨骼都非常纤细均匀
- 红玉软:皮肤像红玉一样柔软
- 脸波:指脸上的笑纹或表情,波纹状的笑纹或者表情
- 娇羞不肯入鸳衾(qīn):害羞得不愿意进鸳鸯被窝
- 兰膏(gāo):指香炉里的香料,这里指熏香
- 两情深:两个人的感情很深
赏析:
《临江仙·披袍窣地红宫锦》是一首描写女子美貌和情感的词作。全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外貌和她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她的温柔、娇羞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描绘了女子华丽服饰的华美。红宫锦是一种极为奢华的织物,象征着富贵和高贵。这句话通过“披袍”和“窣地”两个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女子身着华丽服饰的状态,给人一种高贵而优雅的感觉。
接下来的句子“莺语时转轻音”,以莺鸟的鸣叫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莺鸟的鸣叫声轻柔而悦耳,仿佛在为女子的美丽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女子的身份和地位,使她更显得高贵和优雅。
接下来的诗句“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服饰和饰品。碧罗冠子是一种非常华美的帽子,犀簪则是用犀牛角制成的簪子,步摇则是头上的装饰物。这些饰品都显示出女子身份的尊贵。同时,“凤凰双飐步摇金”这句诗中的“凤凰”和“步摇金”也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分别代表了高贵和财富。这些都增强了女子的形象,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而高贵。
接下来的诗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女子的容貌和内心。“肌骨细匀红玉软”这句诗中,“肌骨”指的是女子的皮肤和骨骼,“细匀”形容其非常细腻均匀,“红玉”则暗指其肤色如红玉般柔嫩,“软”则形容其肌肤非常柔软。这几句诗通过对女子外貌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高贵气质。
接着的诗句“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则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羞涩和感情的深沉。“娇羞”二字描绘了她害羞的模样,“不肯入鸳衾”则表达了她不愿意进入夫妻生活的愿望。而“兰膏光里两情深”一句则揭示了她内心的爱情。这两句诗虽然看似矛盾对立,但实际上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她害羞不愿进入婚姻生活,另一方面又渴望爱情的滋润。这种矛盾心理使得她显得更加复杂而真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复杂的女子形象。她不仅外貌美丽高贵,而且内心情感丰富而深沉。这种形象既体现了古代女性的美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子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