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诗句释义】

  •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 「谁作桓伊」: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创作了《三弄》这样的乐曲,而“桓伊”可能是这个人物的名字或者代指某种乐器或音乐作品。
  • 「惊破绿窗幽梦」:形容乐曲的美妙到足以打破人内心的宁静,使原本在绿窗户前安静的梦境也被惊醒。
  •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色,月光明亮,而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愁思,整个江面被笼罩在一片哀愁之中。

【译文】
谁能创作出如同桓伊那般精妙绝伦的《三弄》呢,那优美的旋律竟然将我宁静的梦境都给惊破了。当新月升起时伴随着淡淡的忧愁烟雾,整片江天都被染上了一层愁绪。

【注释】

  • 「桓伊」:可能指汉代音乐家桓谭,也可能指某部名为《三弄》的古代音乐作品。
  • 「幽梦」:指在静谧环境中产生的美梦,通常代表心灵的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新月」:即初月,月初时光芒柔和,常被赋予思念和寂寞的情绪。
  • 「愁烟」:形容忧愁如烟雾般缭绕,增添了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氛围。
  • 「满江天」:整个江面上都充满了这层忧郁的氛围。

【赏析】

  • 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扰动进行对比,突出了音乐之美对人心的影响。
  • 使用了“惊破”、“惊破绿窗幽梦”这样强烈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魅力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情感上的震撼。
  • “新月”与“愁烟”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既有自然界的美景,也有人文的情感色彩。这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是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
  • 结尾“明日落花飞絮”带有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悲凉感,使得全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