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一焚香望日斋。持些禁戒自消灾。甲子庚申逢七记,开怀。吏神暗察应时来。
清静身心无病苦,颐真保命运三台。功行周圆何处去,咍咍。携云跨鹤去蓬莱。

定风波

月一日焚香望日斋,持些禁戒自消灾。甲子庚申逢七记,开怀。吏神暗察应时来。

清静身心无病苦,颐真保命运三台。功行周圆何处去,咍咍。携云跨鹤去蓬莱。

注释:

  1. 月一焚香望日斋:在每月初一的时候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2. 持些禁戒自消灾:持有一些宗教上的戒律,以此来消除自己的灾祸。
  3. 甲子庚申逢七记:指的是干支纪年法中的“甲子”、“庚申”和“七”,这里指的是具体的日期。
  4. 开怀:心情开朗。
  5. 吏神暗察应时来:官吏的神暗中观察,认为时机到了。
  6. 清静身心无病苦:保持心灵的清净,身体没有疾病和痛苦。
  7. 颐真保命运三台:保养真气,保护自己的命运。
  8. 功行周圆何处去:修行圆满之后,到哪里去了。
  9. 携云跨鹤去蓬莱:带着云彩,骑着仙鹤飞向蓬莱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诗,表现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理解和追求。首句“月一日焚香望日斋”,描绘了作者在每月初一烧香拜佛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虔诚和对生活的热爱。接着,“持些禁戒自消灾”表达了作者通过持念禁戒,希望消除灾祸的愿望。
    第二句“甲子庚申逢七记”,提到了具体的干支纪年法中的甲子、庚申和七日。这是作者用来记录特定日期的标记,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敏感和关注。
    第三句“开怀”,表现了作者在特定时间(如官吏认为时机到了)的心情状态。这可能意味着作者在特定的时刻感到心情愉悦或者豁达。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道教修炼的主题。“清静身心无病苦”,描述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的状态,希望通过这种状态来消除身体的痛苦。而“颐真保命运三台”,则是指通过修炼达到保养真气,保护自己的命运的目的。
    最后两句“功行周圆何处去,咍咍。”则是反问式的表达,询问修行圆满后应该去往何处。而“携云跨鹤去蓬莱”则是一种浪漫的想象,表示通过修行达到了某种境界后,可以带着云彩,骑着仙鹤飞向更高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的日常生活和修行过程,展现了道教思想中对于内心清净、身体健康、命运保护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