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相近,正好忘尘世。世梦几时休,道德修、胜争薄利。恩山爱海,火院镇烧身,闻身健,觅清凉,一任迷人毁。
闲看三教,造化明周易。达理妙通天,四相泯、无忧无喜。洞天高卧,自在炼真丹,他年去,上青霄,始现无为异。
【注释】:
- 蓦山溪:词牌名。
- 七旬相近:七十岁左右的人,年岁已近。
- 世梦几时休:世间的梦幻何时能停息?
- 道德修:修行道德。
- 胜争薄利:追求胜利和利益。
- 恩山爱海:比喻恩情如山高似海深。
- 火院镇烧身:指修炼道家法术,使身体得到净化。
- 闻身健,觅清凉:听说身体强壮,就去寻找清凉的地方。
- 三教:儒、释(佛)、道三家。
- 达理妙通天:理解天地的道理并精妙地领悟它。
- 四相泯:四种境界融合为一片。
- 无为异:自然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刘过所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道教、儒家和佛教的理解,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词的上半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七旬相近,正好忘尘世”意味着作者已经到了七十岁左右的年纪,对尘世的生活已经厌倦了,渴望忘记尘世的生活,进入一种更加清净、宁静的状态。
词的下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对于个人修养的追求。“世梦几时休,道德修、胜争薄利”意味着世间的梦想何时才能停止?只有通过修行道德,追求名利的争斗才能真正停止。而“恩山爱海,火院镇烧身”则是说恩情如同高山一样崇高,如同大海一样深沉,但同时也像燃烧的火焰一样,需要通过修炼才能使自己得到净化。
词的后半部分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儒家和佛教的理解,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闲看三教,造化明周易”意味着闲暇之时,可以观看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并且明白宇宙间的万物都是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运行的。而“达理妙通天,四相泯、无忧无喜”则是说通过理解天地的道理并精妙地领悟它,可以与四相融合为一体,达到无忧无喜的境界。
整首词通过对人生哲学的探讨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道教、儒家和佛教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