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闲展小屏山。香烬一丝寒。织锦回纹,生绡红泪,不语自羞看。
相思念远关河隔,终日望征鞍。不识单栖,忍教良夜,魂梦觅长安。
【注释】
丹青:指绘画。闲展:轻展。
香烬(jǐn): 灯芯烧尽的灰烬。
织锦回纹:指用织成花纹的绢帛。
生绡红泪:指画上泪痕,用生丝作的绡,是白色的。
单栖:孤居。
【赏析】
《少年游》是唐人李煜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一个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她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全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将思妇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写得曲折婉转,细腻深长,语言优美,情意绵绵。
首句“丹青闲展小屏山”,是说闲着无事就打开屏风上的图画来欣赏。这是女子在思念远别的情人时的一幕情景。这里的“闲”字,既表现了女子闲适、宁静的心态,又暗含着她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因为只有在闲暇之际,她才有机会打开屏风上的图画来观赏。同时,“小屏山”也是女子思念的对象,因为在她眼中,那幅小屏风上的图画就是她思念之人的形象。
第二句“香烬一丝寒”,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这里的“香烬”,指的是女子手中的香炉中的残留香灰。而“一丝寒”则描绘出了女子手中香灰的温度。这一句中蕴含着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孤单寂寞感。同时,这也是女子思念之情的具体表现之一。
第三句“织锦回纹,生绡红泪”。这里,“织锦回纹”、“生绡红泪”都是女子思念之人所特有的形象和特征。织锦回纹,是指女子思念之人所穿着的衣服上绣有精美的图案,而那些图案就像是织锦一样,层层叠叠。而生绡红泪,则是女子思念之人在思念时所留下的泪水,这些泪水如同生绡一样晶莹剔透,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思念。
第四句“不语自羞看”。这里,“不语自羞看”是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意的表现。因为女子知道,如果自己一直看着远方亲人的画像,就会让远方亲人感到羞愧和不安。所以,她选择默默地忍受这种相思之苦。
第五句“相思念远关河隔”。这句中的“关河”指的是黄河。因为黄河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流的通道,所以这里用“关河”来比喻两地之间的距离。这句的意思是说,由于距离遥远,使得他们无法相见。
第六句“终日望征鞍”。这里的“征鞍”指的是远行的人所骑乘的马鞍。因为远行的人常常需要在途中停留下来休息,因此需要使用马鞍来支撑自己。这句的意思是说,女子终日都在期待着远行之人归来,期盼着与他重逢。
第七句“不识单栖,忍教良夜,魂梦觅长安”。这里的“单栖”指的是独宿,即一个人独自居住。“良夜”指的是美好的夜晚,即深夜。这句的意思是说,因为不能与爱人团聚,所以只能忍受着独宿的孤单和痛苦,希望在梦中能与爱人重逢。
【译文】
闲暇时打开屏风上的图画来欣赏。
香灰落尽,留下一丝寒意。
织锦回文,生绡红泪。
无言自愧,不敢多看。
想念你的人远离我千里之外,
整日盼望你回来骑着马鞍。
不知道何时才能与你重聚,
忍受着孤单的痛苦,
只能在梦中寻找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