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夕阳间,秋光淡,鸳瓦参差华屋。高低帘幕迥,但风摇环佩,细声频触。瘦怯单衣,凉生两袖,零乱庭梧窗竹。相思谁能会,是归程客梦,路谙心熟。况时节黄昏,闲门人静,凭栏身独。欢情何太速。
岁华似、飞马驰轻毂。谩自叹、河阳青鬓,苒苒如霜,把菱花、怅然凝目。老去疏狂减,思堕策、小坊幽曲。趁游乐、繁华国。回首无绪,清泪纷于红菽。话愁更堪剪烛。
译文:
夕阳正红,秋色渐浓,华美的宫瓦错落有致。高高低低的帘幕交错,风轻轻摇动环佩,声音细如呢喃。穿着单薄的衣服,感到寒冷,两袖生寒,庭院中的梧桐和竹子零乱不堪。谁能够理解我内心的相思之情呢?是归途中客游梦,道路熟悉,心已熟悉。
时值黄昏,时节安静,独自倚栏而立。欢愉的心情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呢?岁月流逝,就像骏马飞驰而过,不知不觉间,我的青丝已经变白,像霜一样。看着菱花镜里自己愁容满面的样子,心中惆怅不已。随着年岁增长,变得疏狂,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策马奔腾于乡野小道。
在繁华的国家里游玩,回头望去却无话可说,清泪纷飞,如同红色的豆子。更加难以割舍的是那剪去愁绪的烛光。赏析:
本篇为《大酺》词的上片。
开头两句:“正夕阳间,秋光淡,鸳瓦参差华屋。”写暮色四合,夕阳西下,华屋参差错落,秋色渐浓。“鸳瓦”指琉璃瓦。“华屋”指富丽堂皇的宅第。这两句从时间上写日暮时分,从空间上写华屋之盛,渲染出一种豪华富贵的气氛,为全词烘托出一个宁静而又热闹的氛围。
过片三句:“高低帘幕迥,但风摇环佩,细声频触。”写帘幕之间,风声细切,环佩之声频频相触。帘幕高高低低,回荡着环佩的细声,使人感受到一种幽静、凄清的气氛。
下面三句:“瘦怯单衣,凉生两袖,零乱庭梧窗竹。”描写了词人身穿单薄的衣服,两袖生凉,窗外的梧桐和竹子也零乱不整。这些描写都表现出词人的孤独与寂寞。
接下来两句:“相思谁能会,是归程客梦,路谙心熟。”词人感叹道:相思之情谁能理解呢?那是因为归途之上,我已习以为常,对旅途中的一切都已了然于胸。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于归途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于离别之情的无奈感慨。
最后两句:“况时节黄昏,闲门人静,凭栏身独。”又回到了现实的环境之中。黄昏时分,门庭空寂,只有一个人静静地倚在栏杆旁。这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感氛围。
结尾两句:“欢情何太速,岁华似、飞马驰轻毂。”词人感慨地写道:欢乐的时光怎么这样短暂呢?时光荏苒,就像疾驰的骏马,转瞬间便过去了。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的无奈。
这首词以景写情,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对于归途的深深眷恋。同时,词中还融入了一些历史典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