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岛帆寒,窗檠短、憔悴天涯羁客。
亭皋凋木叶,怕东篱秋瘦,照人无色。
泛绿萸尊,蹴红绳屐,芳草还堪眠藉。
迷离西崦路,算斜阳虽好,乱云重幂。
况催近黄昏,霎时风雨,满城沈寂。
中原劳目极。
星星火、一望平原赤。
况又是、齐乌争幕,辽鹤迷归翅。
低垂空留残翮。
那怪高飞雁,烟水阔、远怀沙碛。
奈圆月,非今夕。
苍霭环合,山下归途如漆。
迟明问谁耐得。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本题要求赏析诗句。“大酺 香江登高”这一句,点明题目,是作者登上香江高处时所发出的感慨。“正岛帆寒,窗檠短、憔悴天涯羁客”三句写登高所见,诗人站在江边,看见远处的船帆在寒风中颤抖,近处的窗户又矮小又昏暗,自己就像天涯的游子一样憔悴不堪。“亭皋凋木叶,怕东篱秋瘦,照人无色。”写诗人看到的景物,亭台上的树木已经凋零,害怕东边的篱笆也因为秋天的萧条而变得消瘦,连它的影子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泛绿萸尊,蹴红绳屐,芳草还堪眠藉。”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诗人举杯畅饮,用绿色的酒杯品尝着酒的味道,穿上红色的鞋子在青草地上奔跑,芳草依然可以让人休息。“迷离西崦路,算斜阳虽好,乱云重幂”,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诗人沿着迷茫的道路走去,斜阳虽然美丽,但天空布满了乌云。“况催近黄昏,霎时风雨,满城沈寂。”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天快黑了,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黑暗。“中原劳目极。星星火、一望平原赤。”诗人感叹中原地区战争频繁,战火连绵不断,到处都是被烧焦的土地,一片荒凉。“况又是、齐乌争幕,辽鹤迷归翅。”诗人感叹中原地区的战事更加激烈,乌鸦和白鹤都失去了自由,只能在战场上争夺掩护处。“低垂空留残翮。那怪高飞雁,烟水阔、远怀沙碛。”写诗人看到的景象,高飞的大雁低垂着翅膀飞翔,留下它的残羽。那些高飞的大雁多么奇怪啊!它们在烟水浩渺的天空中飞翔,却远离了沙漠。“奈圆月,非今夕。苍霭环合,山下归途如漆。”“奈圆月,非今夕”写诗人感叹月亮不是今天的月亮。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的路非常难走。“迟明问谁耐得。”写诗人感叹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谁能够忍受这种痛苦。
【答案】
“大酺 香江登高”点出诗题,交代写作背景。诗人身处香江高处,眺望前方,心中充满了忧虑。“大酺”意为“盛大的聚会”,“登高”指登上高楼。诗人以“大酺”为题,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正岛帆寒,窗檠短、憔悴天涯羁客”三句写诗人登高所见。诗人站在江边,看见远处的船帆在寒风中颤抖,近处的窗户又矮小又昏暗,自己就像天涯的游子一样憔悴不堪。“亭皋凋木叶,怕东篱秋瘦,照人无色。”写诗人看到的景物,亭台上的树木已经凋零,害怕东边的篱笆也因为秋天的萧条而变得消瘦,连它的影子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泛绿萸尊,蹴红绳屐,芳草还堪眠藉。”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诗人举杯畅饮,用绿色的酒杯品尝着酒的味道,穿上红色的鞋子在青草地上奔跑,芳草依然可以让人休息。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迷离西崦路,算斜阳虽好,乱云重幂。”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诗人沿着迷茫的道路走去,斜阳虽然美丽,但天空布满了乌云。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忧虑之情。“况催近黄昏,霎时风雨,满城沈寂。”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天快黑了,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黑暗。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恐惧之情。“中原劳目极。星星火、一望平原赤。”诗人感叹中原地区战争频繁,战火连绵不断,到处都是被烧焦的土地,一片荒凉。“况又是、齐乌争幕,辽鹤迷归翅。”诗人感叹中原地区的战事更加激烈,乌鸦和白鹤都失去了自由,只能在战场上争夺掩护处。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担忧之情。“低垂空留残翮。”写诗人看到的景象,高飞的大雁低垂着翅膀飞翔,留下它的残羽。那些高飞的大雁多么奇怪啊!它们在烟水浩渺的天空中飞翔,却远离了沙漠。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奈圆月,非今夕。苍霭环合,山下归途如漆。”写诗人感叹月亮不是今天的月亮。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的路非常难走。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奈之情。“迟明问谁耐得。”写诗人感叹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谁能够忍受这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