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荒荒别浦,春潮滟滟长堤。绿杨风喘客帆迟。肠断江南双鲤。
短梦当年楚雨,扁舟后夜秦溪。一声啼鸟怨春归。人在酴醾花底。

【注释】

春归:春天已到,花落了。

别浦:别离的江边水滨。

滟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双鲤(lǐ):指鲤鱼。这里用《诗经·小雅》“鱼跃于清池”句意,以喻指鲤鱼。

楚雨:楚辞中的巫雨,即湘灵之泪。

秦溪:秦淮河。因秦时曾置江都郡,故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酴醾(túmí):植物,又名荼縻、木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初夏出白花,色如荼,亦称荼蘼。

【译文】

春天已至,江边的水畔,一片荒芜,江潮涨得满满的,长堤上绿柳飘飞。

风急杨树,帆影慢移,游子船停歇在客舟之外,愁肠寸断。

梦回当年,梦中的楚地雨,夜后船行秦淮。

一声啼鸟,哀怨春天离去,人在酴醾花下独自怅惘。

【赏析】

此词写羁旅怀人。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篇笼罩着一种伤春悲秋的气氛。

开头一句“春归”,点明时节已是春天,而春天却已到了尽头。“春色荒荒”四句,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春色本应繁盛无比,可如今却是“荒荒”,满目萧索;春天本来该生机盎然,可是现在却“滟滟”,水涨得满满当当。“风喘”二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杨柳随风摇曳的情景,又暗寓了人的心绪。“肠断江南双鲤”五句,写词人触物兴感。“双鲤”是古代传说中鲤鱼能跃过龙门,成为龙的象征,这里借指贤才。“短梦”二句,意思是说:词人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梦境,那时他曾经梦见过楚国的细雨,乘船夜行于秦淮河畔。“一声啼鸟”三句,写鸟儿鸣叫声中流露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怨恨之情,而词人也不禁在“酴醾花底”感叹起时光易逝。

全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明白晓畅,感情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