缃桃花树下,记罗袜、昔经行。至今日重来,人惟独自,花亦凋零。青鸟杳无信息,遍人间、何处觅云軿。红锦织残旧字,玉箫吹断馀声。销凝。
衣故几时更。又谁复卿卿。念镜里琴中,离鸾有恨,别鹄无情。齐眉处同笑语,但有时、梦见似平生。愁对婵娟三五,素光暂缺还盈。

诗句

1. 缃桃花树下,记罗袜、昔经行。至今日重来,人惟独自,花亦凋零。青鸟杳无信息,遍人间、何处觅云軿。红锦织残旧字,玉箫吹断馀声。销凝。

2. 衣故几时更。又谁复卿卿。念镜里琴中,离鸾有恨,别鹄无情。齐眉处同笑语,但有时、梦见似平生。愁对婵娟三五,素光暂缺还盈。

译文

1. 在淡黄的桃花树下,我还记得曾经走过。如今再次来到这里,只有我一个人,连花儿也凋零了。

2. 青鸟杳无信息,我遍寻人间何处可以寻找那朵云车?红色锦绣织成的旧字,玉箫吹出的余音已断。

赏析

1. 怀旧

  • “缃桃花树”与“记罗袜”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桃花常被用来象征美丽与短暂,这里的桃花树和罗袜(指女子的丝袜)共同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同时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消逝。

2. 孤独与寻觅

  • “人惟独自,花亦凋零”反映了诗人在桃花树下感受到的孤独感,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奈。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通过对比人与物的孤立状态,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3. 失落与希望

  • “青鸟杳无信息,遍人间、何处觅云軿”表达了诗人对失散爱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接受。这里青鸟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爱人,而云軿则暗示着某种神秘或超凡的存在。

4. 遗憾与回忆

  • “红锦织残旧字,玉箫吹断馀声”描绘了一幅音乐和文字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

5. 梦境与现实的冲突

  • “衣故几时更。又谁复卿卿”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矛盾的心情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通过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表达,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6. 自然与人的关系

  • “齐眉处同笑语,但有时、梦见似平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以及这种关系的脆弱性与不可预测性。

7. 对自然美的感悟

  • “愁对婵娟三五,素光暂缺还盈”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包括忧愁、希望和对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