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封枝寒雪。暗堆残叶。佳人醉里插钗梁,更不问、眠时节。
绣被重重夜彻。烛光明灭。枕旁争听落檐声,更不问、醒时节。

【注释】

昨夜封枝寒雪:昨夜,天寒地冻的。封枝,把树枝束住不让它下垂。寒雪,形容天气很冷。暗堆残叶:在树上堆积着凋落的叶子。佳人醉里插钗梁,更不问、眠时节:美人喝醉了酒,插上头上的簪子(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睡觉,她根本不管什么时辰睡觉,什么时辰起床。绣被重重夜彻:绣着花纹的被子重重的覆盖了整个身子,一直到深夜。夜彻,直到天亮。烛光明灭:蜡烛的光时明时灭。枕旁争听落檐声:枕旁,指侧睡时头枕之处。争,竞相。落檐声,指雨滴落在屋檐上的响声。更不问、醒时节:更不问什么时候醒来。

【赏析】

《一落索·雪夜宿酒家》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作品。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在大雪之夜宿于酒家,与美艳女子欢饮至醉,直至破晓的情景。全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上片描绘的是作者与美艳女子欢饮至醉的场景。“昨夜封枝寒雪”,写大雪之夜,寒气逼人。“暗”字用得极好,写出了雪势之大,连树枝也不得不束紧,以抵御寒冷。接着写美人醉中插花,全然不顾时辰,可见其醉态。“绣被重重夜彻”写美人酣卧,绣被重重叠叠,直至天明。“烛光明灭”写美人在昏黄的烛光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枕旁争听落檐声”则写美人侧卧而听雨打屋檐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抱怨。这些细节描写都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

下片则是对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的抒发。“一夕”二字既表明时间之短,又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急切与无奈。“佳人醉里插钗梁”,美人醉酒后,无心打扮自己,随意将头发梳成云鬓状,插上钗饰。“更不问、眠时节”,表现出美人对自己命运的冷漠与麻木。“绣被重重夜彻”进一步烘托出美人的孤独与无助。“烛光明灭”则暗示了美人内心的动荡不安。“枕旁争听落檐声”更是直接表达了美人对于未来命运的忧虑与期待。

这首词通过描绘大雪之夜,美人醉酒后的情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主题。全词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脱俗,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