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晚风底。落日乱鸿,飞起无际。
情多对景凄凉,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兴满东山,共携素手持杯,劝泛玉浆云蕊。此时霜鬓欲归心,谩老尽、悲秋情味。向醉里。免得又成憔悴。
【注释】
雁空浮碧:大雁在天空中飞行。
印晓月:月亮映照在江水里。
重阳天气:重阳节的天气。
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只见淡淡的烟雾从稀疏的树林间飘散出来,与远处的溪流相互掩映着。
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在黄金色围墙旁边,有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他究竟懂得陶渊明的深意是什么?
晚风底:傍晚的微风里。
落日乱鸿,飞起无际:夕阳西下时,一群大雁在天空中飞翔,没有边界。
情多对景凄凉,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我因心情太多而面对这景色感到凄凉,怀念以前一起赏花的情景,就踏着木屐登上了高高的山岗。
兴满东山,共携素手持杯,劝泛玉浆云蕊:兴致盎然地登上东山,和好友共同拿着酒杯,劝酒畅饮如同玉浆和云朵般的佳肴。
此时霜鬓欲归心,谩老尽、悲秋情味:此刻我的白发已经快要让我想要返回家乡了,但我却只能感叹秋天的景色让人悲伤。
向醉里。免得又成憔悴:希望在醉意中度过。
【赏析】
这首《惜黄花慢·重阳》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词人时年四十五岁,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词。
上片“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三句写登高所见之景。“雁空浮碧”二句,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景色。“望极楼外”,点明题旨,“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写词人登高处所见的景色。“黄金篱畔白衣人”,点明人物,“更谁会、渊明深意”,写词人登高后所感。
下片“情多对景凄凉,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三句写重阳佳节登高时的感慨。“情多对景凄凉”,由登高而生发感慨,“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追忆往年重阳节同友人赏菊饮酒的情景。“兴满东山,共携素手持杯,劝泛玉浆云蕊。”三句写重阳佳节赏菊饮酒时的愉快情景。“兴满东山”,写登高后心情舒畅之状。“共携素手持杯”,写同友人共饮菊花酒时的情景。“劝泛玉浆云蕊”,用典,指美酒佳肴。
全词通过对重阳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的孤苦寂寞之情及对往昔与友人同欢赏菊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