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迫佳节,一川秋意昏。
临高分石磴,却立数烟村。
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
龙山嗟未久,蓝水想空存。
鸿雁频收唳,茱萸几断魂。
拍肩寻熟路,登阁换馀樽。
钟梵规绳阔,亲朋笑语温。
加笾携海峤,闻笛忆乡园。
梦记南柯守,兵看左角奔。
诗凡羞晋宋,发短任乾坤。
汝辈禅心起,今生道眼浑。
不知东嶂外,滟滟涌金盆。
【注释】
九日与数客登善福院之绝顶晚饮
茗饮:指用茶待客。饮阁:指饮宴处。
病先归赋十二韵
病先归(指病中归家),指诗人因有疾病,而未及与同游者一起饮酒赏景即告返回。赋:诗体名。十二韵:这里泛指诗篇共十二句。
风日迫佳节,
风日,即风雨天气。节,节日,特指重阳节。迫,紧临、逼近之意。
一川秋意昏。
川:大河。一川,一片大河。秋意,秋天的气息。昏,昏暗、朦胧。
临高分石磴,却立数烟村。
分石磴:分立石级上。却立;站立。数,几个。
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
楚制:指楚地的风俗习惯,或指楚地的服饰。云物:指云朵般的景物。蛮花: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花卉,此处借指南国风光。
龙山嗟未久,蓝水想空存。
龙山、青蓝山:都是地名。嗟,感叹之意。蓝水,即蓝田水,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想空存:想当然地存在,想象它仍然存在。
鸿雁频收唳,茱萸几断魂。
鸿雁:即天鹅。收唳:收起鸣叫声。茱萸:一种植物果实,可用来染红色,也可入药。
拍肩寻熟路,登阁换馀樽。
拍肩:拍着对方的背,表示亲近之意。熟路:熟悉的道路或路线。阁:楼阁,这里指楼中楼或楼上的亭子,供人饮酒作乐之处。
钟梵规绳阔,亲朋笑语温。
钟梵:佛寺中的钟声和梵呗声。规绳:规矩法度。阔:宽广。温:温暖。
加笾携海峤,闻笛忆乡园。
加笾:加于祭祀时的食物。海峤:海边高山,泛指远方之地。
梦记南柯守,兵看左角奔。
南柯守:指南柯太守,是唐代安史之乱后,李泌任淮南节度使兼侍中时所封官号。左角奔:指战事失败,败象出现在左边角落,即败军逃窜的意思。
诗凡羞晋宋,发短任乾坤。
凡羞晋宋:以《诗经》和《楚辞》为耻,表明自己不屑于模仿古人的诗歌形式。晋宋:东晋和宋朝,指两晋时期。
汝辈禅心起,今生道眼浑。
禅心起:禅宗思想开始兴起。道眼浑:佛教禅宗修习的“慧眼”完全打开,即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
不知东嶂外,滟滟涌金盆。
东嶂:指东方的山峰,也指东海之滨的屏障。滟滟:波光闪烁的样子。涌金盆:比喻海浪翻滚,犹如金色的盆器一样。
【赏析】
《九日与数客登善福院之绝顶晚饮茗饮阁予以病先归赋十二韵》,此诗作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九月重阳节的一天。诗中描写了作者和几位朋友登上善福寺绝顶,饮酒赏景的情景。全诗风格豪放,意境开阔。
首联“风日迫佳节,一川秋意昏”,点题,写秋高气爽的重阳节,登高远望,但见满目凄凉,一派萧条景象。诗人由秋日景色引发对人生的感慨。
颔联“临高分石磴,却立数烟村”。写登高途中所见之景:“分石磴”,“却立”,形容山势险峻,山路陡峭,登山者不得不侧身而行。“数烟村”,远处村落若隐若现,如烟雾缭绕,更增加了山间秋色的萧瑟气氛。
颈联“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写到达山顶后的所见所感:“楚制”,即楚地习俗。“蛮花”,即南国异花,暗喻南方风景美丽迷人。这两句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过片之后,诗人笔锋陡落,“龙山嗟未久,蓝水想空存”,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思念故乡之情。“龙山”、“蓝水”均为山水名胜,分别象征中原地区和江南一带。
最后二句“鸿雁频收唳,茱萸几断魂”,诗人以鸿雁失群、茱萸凋零来表达自己思乡怀友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真挚、自然。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登高远望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时光、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