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纵算解飞人不到。笑双丸乌兔,两鬓霜蓬,聊尔耳,那是人间三岛。
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还自长歌自长啸。不记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炉烟茶灶。问先生谁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

【注释】

天涯:指人世。苍江:长江。解飞人:仙人,神仙。双丸乌兔:指日月星辰。黄粱:指梦。三岛:传说中的神山名。长歌:大声唱歌。自长啸:自己长叹。桃源:指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橘渚:指湘水边的小洲,相传屈原曾游于此。生涯:生活。有白石青松:指有白石和青松作为朋友。三老:指老人、贤人、隐士。

【译文】

人世间何处才是尽头呢?我遥望那茫茫的长江,想到仙人也难以到达的地方。笑看天上的日月星辰,两鬓间已白发斑斑。聊以自慰而已,那不过是人间的三座仙山罢了。

梦中醒来,看到那孤云之上,自己还高歌着长啸。可不记得桃源是哪里啊,又何年才到过那橘渚啊!只有炉烟袅袅,茶灶旁的柴火还在燃烧。问先生谁做你的朋友,白石与青松,与你一起成为三老者。

【赏析】

《答何君元寿词》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在回答友人时,借“洞仙歌”这一曲调来抒发胸中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梦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超脱物外的旷达情怀。

上片开头二句:“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起首两句,写天涯之远,意在言外。作者遥望苍茫江水,感叹世事渺茫难料。“纵算解飞人不到”,意思是说即使仙人能飞升,但终究无法到达天涯之地。“笑双丸乌兔,两鬓霜蓬”,这两句进一步写自己的衰老之态,以乌兔喻日月,以双丸喻双鬓,以霜蓬喻双鬓之白,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写,又是对人生哲理的抽象概括。

中片承上启下:“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还自长歌自长啸。”诗人由梦幻进入现实,感到恍如隔世。他起身观看天空的白云,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悠扬的长歌。这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眷恋之情,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慨叹之意。诗人用“黄粱初梦”作比喻,既表明自己从梦境回到现实,又说明这种转变并非由于外力的作用,而是自身心境变化所致。这两句既是对眼前景色的具体描写,又是对人生哲理的抽象概括。

下片写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不记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炉烟茶灶。”诗人想起陶渊明曾寄居桃花源,想起屈原曾在汨罗江畔投水殉国,都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因此他只记得炉烟和茶灶而已。“问先生谁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在这最后一句中,诗人把白石和青松作为知己好友,表示要和他们一道度过余生。这四句诗既是对友情的具体描写,又是对人生哲理的抽象概括。

通过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思考和回忆,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超脱物外的旷达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