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
庭花飘尽胭脂。算结绮、繁华能几时。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笑拍阑干,功名未了,宁肯绿蓑寻钓矶。深深饮,任玉山醉倒,明月扶归。
诗句原文如下: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
仙何所之。但石城西踞,
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凤鸟不来,长安何处,
惟有碧梧三数枝。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庭花飘尽胭脂。
算结绮、繁华能几时。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
何人更到,别墅围棋。 笑拍阑干,功名未了,宁肯绿蓑寻钓矶。深深饮,任玉山醉倒,明月扶归。
赏析:“登凤凰台”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和人生无常感慨的词。词中“再上高台,访谪仙兮”描绘了诗人再次登高望远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仙何所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仙人踪迹的追寻与探索,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整首词以景入情,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事之情,既有历史的沧桑之感,又有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宏大而深邃的艺术画卷。通过解读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社会背景,以及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心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