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山溯碧流。夕阳沙晚片帆收。重重烟树出层楼。
人去人来芳草渡,鸥飞鸥没白蘋洲。碧梧翠竹记曾游。
【诗句原文】
十里青山溯碧流。夕阳沙晚片帆收。重重烟树出层楼。
人去人来芳草渡,鸥飞鸥没白蘋洲。碧梧翠竹记曾游。
【译文】
十里的青山倒映在碧绿的流水中,夕阳洒下金色光芒,小船收起了帆。烟雾笼罩的山峦层层叠叠,仿佛出现在高楼之中。
人们来来往往,踏过芳草小径,鸟儿飞翔或消失在白苹洲上。翠绿的梧桐和郁郁葱葱的竹子,都曾是我游玩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间活动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以“十里青山”开篇,勾勒出一幅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色。随后,“夕阳沙晚”,则将时间带入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沙滩上的渔船渐次归航。“重重烟树”“芳草渡”等词句,进一步渲染了这幅画面中的静谧与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人去人来芳草渡,鸥飞鸥没白蘋洲”,则是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是行人还是旅鸟,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诗人用“人去人来”,“鸥飞鸥没”来形容这种自然与人类共存的景象。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两句“碧梧翠竹记曾游”,则回到了作者自身的经历。这里的“碧梧翠竹”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记忆中的美好回忆。通过这句,我们可以理解到,无论走到哪里,这些自然美景都深深印在了诗人的心中。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