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水龙吟·题雨岩。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译文:
补陀大士的虚空之中,翠绿的岩石何处是我梦中飞来的居所。蜜蜂在蜂房中忙碌着,好像在穿梭,阻碍了视线,但依然能看到那些晶莹剔透的窗户。石头中的矿物质历经千年仍然未完全溶解,形成了嶙峋的冰柱。那远处的雷声仿佛是从愤怒的巨龙口中吐露出的。否则应该是洞庭湖边的乐声和湘江上的灵兽来回嬉戏才对。我的想象中长松倒映在阴暗的壑谷之中,细语低吟着风雨之声。然而茫茫的天地间直到黎明都未能分晓。只有白发的我才是这开山祖师啊。
注释:

  1. 补陀:梵语“补陀”的音译,指补陀迦山、观音菩萨居住的地方。
  2. 翠岩:青绿色岩石。
  3. 蜂房万点:形容蜂巢密集的样子。
  4. 玲珑:精致美好。
  5. 石髓:指石灰石中的碳酸钙。
  6. 卧龙:暗指张公洞。
  7. 洞庭:即洞庭湖畔,以盛产美酒闻名。
  8. 张乐:奏乐。
  9. 湘灵:湘江女神。
  10. 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叹自然山水之作。作者通过描绘雨岩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词的上阕描写雨岩的自然景观。开头三句写雨岩像观音菩萨居住的地方一样美丽,岩石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后描绘出岩石中蜂巢密布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又描绘出岩石中的石灰石经过千万年的风化,已经变成了嶙峋的冰柱,展现出岩石的坚韧之美。最后两句则运用想象,将雷声比作是一条愤怒的龙在吼叫,暗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之大;而湘江女神则像一条美丽的鱼在游动,表现出湘江的美丽与灵动。
    词的下阕则转入对人生的思考。前四句描绘出雨岩中长松倒映在阴暗的壑谷之中,细语低吟着风雨之声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然而紧接着却用一句“竟茫茫未晓”来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感叹人生之短暂如同晨雾一般,无法捉摸。最后两句则是以白发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经历的感慨,只有白发才能见证开山祖师的伟大事迹。
    整首词以雨岩为背景,通过对雨岩中景象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