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

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谁念监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敧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注释】

绿头鸭 · 七夕:词牌名,又名“碧叶梅”、“秋夜月”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前段起首句有平仄两读法,后段起首句亦然。

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

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谁念监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敧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赏析】

此为《绿头鸭》的咏物小令。词上片主要描写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下片写天上七夕节的传说。全词通过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感叹自己飘零在外,离乡背井,与亲人朋友聚少离多,真是令人吃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又争如”,又怎样比得上呢?“天人”,指天上的人,即牛郎织女。“信”是相信,信仰的意思。“天人有信”,就是他们之间有信念,有信仰,不同于凡人。“同浮世难凭”。“浮世”,指人间世界。“浮世难凭”,意思是说人间世界难以凭借,不值得留恋。

“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占”是占候,占卜的意思。古人在秋季祭祀时,用桂枝来占卜吉凶,所以称秋天为桂月。“秋初”,就是秋季开始的时候。“桂花”是指桂花树,古人认为桂花具有香气。“占秋初”就是用桂花来占卜秋季的到来。“向夜久、银汉无声。”银汉,银河,这里泛指天河或银河。古人认为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很远,一年之中不能相见一次,所以叫天河。“银汉无声”就是说银河已经没有声音了,说明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即将到来。

“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凤驾”,神话中指天帝的车子,这里指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催云”,指催促云雾,使云开见天。“红帷”,红色的帷幕,这里指天门。“泠泠”水声,流水的声音。“一水会双星”就是说两条河流汇合在一起,把牛郎星和织女星连在了一起。“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素杼”,“素”是白色的,“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这里比喻思念之情像白色的梭子一样不停地来回穿梭。“临风休织”,站在河边吹风,不要织布。这里的意思是说不要为牛郎织女的相思而耽误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深诉隔年诚。”“深诉”,深深地诉说;“隔年诚”,指一年前的感情和诚意。这是牛郎织女夫妇每年七夕相会时的约定。牛郎织女夫妻虽然相隔万里,但彼此的心却紧紧地相连在一起。

“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飞光”指流星的光。“青童”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名字之一,这里指牛郎星。“丹鹊桥平”意思是说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平天的鹊桥(鹊桥)已经修好,可以通行了。“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争求”是指争着寻求或争取。“新巧”是指巧妙新奇的东西。“纷纷女伴”是形容众多的女子。“欢迎”是指迎接或欢迎。“看人间”是说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迎接七夕节的到来。

“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避灯时”是指晚上人们点灯的时候,也就是晚上七点左右的时间。“彩丝”是一种装饰品,是用彩色丝线编织而成。“拜月”是指人们晚上拜月亮。“蛛网先成”是指在拜月之前蜘蛛网先结好了。这里的蜘蛛网是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网。蜘蛛网结成了,就表示男女之间的感情牢固了。

“谁念监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谁念”是指谁想。“监州”是指地方官员。“萧条”是指冷落、凄凉。“秋扇”是古时王导的扇子,因为王导的妻子是王敦的母亲,王敦杀了自己的儿子后,王导曾用一把旧扇子去扇王敦的头。后来就用“秋扇”来比喻受冤屈被冷落的人,这里借指王导的妻子。

“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笑此夕”是笑着说这个节日的情景。“蓬瀛”是神话中的仙山名。“金钗无据”是指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或者说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遗恨满蓬瀛”就是指牛郎织女夫妻只能在天河两岸遥遥相望,而不能相聚在一起。

梧桐听雨,如是天明。”“敧高枕”是指仰面躺下来睡觉。“听雨”是指听到雨声。“如是”,这样的意思。“天明”,天亮的时候。这里是说牛郎织女夫妇在七夕节这天要仰望天空等待天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