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花,画图楼阁神仙。
入侯门、琵琶偷学,未登狎客红筵。
辘轳长、胭脂井浅,别翻新调鹧鸪天。
三百年来,故宫幽怨,此声今被僰僮传。
似花底、雏莺调舌,娇小又清圆。
歌头转、一丝风细,袅断还联。
问人间、几回曾听,哀弹不用么弦。
便司空、向来见惯,也同司马泪潸然。
我亦无端,为伊肠断,凄凉何况馆娃年。
杯阑后、曲终夜半,风雨到灯前。
疑有个、人儿拥髻,愁对伶玄。

绿头鸭 听任小史唱提水调其声婉转幽咽相传明沐国公缜滇时宫人所歌者

注释:绿头鸭,听任小史唱提水调,其声婉转幽咽,相传是明代沐国公缜的宫廷歌曲。

赏析:诗的前两句以绿头鸭为主题,通过对它的描绘,表达了对宫廷音乐的热爱和向往。绿头鸭的形象在诗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和赞美,成为了宫廷音乐的象征。

面如花,画图楼阁神仙。

注释:面如花儿般美丽,画图中的楼阁宛如神仙居所。

赏析:诗的第三句以面如花来形容绿头鸭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绿头鸭的美丽如同画中的楼阁一般令人陶醉。这里的“神仙”一词既指绿头鸭的美丽动人,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入侯门、琵琶偷学,未登狎客红筵。

辘轳长、胭脂井浅,别翻新调鹧鸪天。

三百年来,故宫幽怨,此声今被僰僮传。

似花底、雏莺调舌,娇小又清圆。

注释:绿头鸭进入了富贵人家的大门,开始模仿弹奏琵琶,但尚未登上那些达官贵人的豪华宴席。它所在的庭院中有一口深井,井水清澈见底。如今三百年过去了,故宫里依然充满了幽怨之情,而这首绿头鸭的歌曲也被僰族的人所传唱。

赏析:诗的第四至第六句描述了绿头鸭进入富贵人家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它所经历的历史变迁。绿头鸭在宫廷中学会了弹奏琵琶,但还未有机会登临达官贵族的宴会。它所在的庭院中有一口深深的胭脂井,井水清澈见底。这首诗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也反映了绿头鸭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意义。

歌头转、一丝风细,袅断还联。

问人间、几回曾听,哀弹不用么弦。

便司空、向来见惯,也同司马泪潸然。

我亦无端,为伊肠断,凄凉何况馆娃年。

杯阑后、曲终夜半,风雨到灯前。

疑有个、人儿拥髻,愁对伶玄。

注释:绿头鸭唱歌时,歌声悠扬,仿佛有一丝细微的风吹过。它曾经演唱过许多悲伤的曲子,但人们却不需要用乐器来伴奏。即使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司空见惯这样的乐器,也无法掩盖其中的哀伤。我也因此为它感到无比的悲哀,更何况是在那充满悲凉的馆娃宫中度过的时光呢?当酒杯喝尽,曲声结束的时候,夜已深,风雨也来到了灯前。仿佛有一个人在角落里抱着发髻,愁眉苦脸地看着伶玄。

赏析:诗的最后几句通过描绘绿头鸭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绿头鸭曾经演唱过许多悲伤的曲子,但人们却不需要用乐器来伴奏。即使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司空见惯这样的乐器也无法掩盖其中的哀伤。诗人也因此为它感到无比的悲哀。同时,诗人也对过去的历史表示了深深的怀念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