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黄金,人无走陆沈。
求时未必见,得处不因寻。
辩捷非通物,涵容是了心。
会弹无弦琴,然后能知音。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身上有黄金,人无走陆沈。”
- 黄金:指贵重的金子,这里可能比喻为财富或地位的象征。
- 走陆沈:通常用来形容遭遇困境或沉沦,此指因缺乏这些外在条件而无法实现抱负。
- 注释: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即使拥有如黄金般的物质基础(象征性的财富和地位),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和能力(走陆沉),也难以实现个人的高远目标。
第二句:“求时未必见,得处不因寻。”
- 求时:追求时机或机遇。
- 未必见:不一定能见到或得到。
- 注释:这一句强调了有时候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耐心等待和正确把握。
第三句:“辩捷非通物,涵容是了心。”
- 辩捷:意为聪明且机敏,但此处可能含有机智但未必能通达事物本质的意味。
- 通物:理解或领悟事物的本质。
- 注释:诗人在这里指出,虽然外表的聪明和机敏很重要,但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更为重要,后者才是达到内心平静和和谐的关键。
第四句:“会弹无弦琴,然后能知音。”
- 会弹:擅长弹奏无弦琴,即一种没有弦的音乐形式。
- 注释:诗人以演奏无弦琴来比喻能够深刻理解他人、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艺术。只有在真正的理解和同情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真正的“知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金”、“走陆沉”、“求时”、“得处”等关键词的使用,深刻地探讨了外在条件与内在能力之间的关系。诗人表达了一个观点:真正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物质条件(如财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拥有正确的方向感和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观念依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诗中的“辩捷”和“涵容”,分别代表了外在的机智和内在的宽容和理解,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这些重要的品质。最后,通过“会弹无弦琴”这一比喻,诗人强调了理解和共鸣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他人,才能建立和谐有效的人际关系。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