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筑高台,礼士自隗始。
结交须黄金,士也乃如此。
剧辛乐毅攫金来,大风东海生尘埃。
黄金用尽将印夺,纷纷北走邯郸台。
阿孙马角抱余𢥠,思报深仇结神勇。
可惜荆卿剑术疏,扺蛙空费盘金捧。
易水萧萧督亢陂,头颅万里行关西。
家风好士竟安用,但闻白头老鸦台上啼。

【注释】

燕昭:战国时期燕国国君,他重用乐毅、骑劫、剧辛等贤能之士,使国家强大。

隗(kuí):指乐毅,战国初期燕国将领,后为齐国所擒并被齐人烹杀。

剧辛、乐毅:均为春秋时赵国的著名剑客,因好剑术而闻名于世。

攫(jué)金:抢夺财物。

阿孙:《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是燕国人,这里用“阿孙”代指荆轲。

𢥠(yì):同“臆”,指胸口。

易水:古河流名,源出今河北易县,流经今北京昌平区一带,入渤海。

督亢陂:即大凌河。在今河北省平泉县西南。

白头老鸦:乌鸦的一种,羽毛灰白色。

【译文】

燕昭王筑起高高的黄金台,礼贤下士自隗始;

结交朋友必须拿黄金,这道理真是这样;

剧辛和乐毅来抢黄金,大风刮起大浪生尘埃;

黄金用尽他们夺印逃走,纷纷奔向邯郸的台;

阿孙抱着马角抱紧我,要报深仇练就神勇;

可惜荆轲剑术不精,空费盘金捧起宝剑;

易水萧萧地流淌,督察亢的陂水波涛澎湃;

头颅万里行关西,家风好士竟有什么用?

只见白头老鸦在台上啼叫,燕昭王的好意终究成空。

【赏析】

《黄金台》是一首著名的咏史诗。诗人借古讽今,通过歌颂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达了对燕昭王求才之心的赞扬,对当时统治者不能识拔人才的讽刺。

这首诗共分四段。首段以“燕昭筑高台,礼士自隗始”开篇,言及燕昭王筑台招贤之事,为下文写荆轲献地图、献樊于期首级以及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秦王作铺垫。次段“剧辛乐毅攫金来,大风东海生尘埃”,承上启下,写剧辛、乐毅来燕都后的所作所为——他们不仅没有为燕国建功立业,反而贪财受贿,图谋私利。第三段“黄金用尽将印夺,纷纷北走邯郸台”,写他们贪婪无厌,终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结局——燕王喜怒交加,一怒之下夺了他们的兵符和印信,让他们带着黄金逃往赵国去了。末段“阿孙马角抱余𢥠,思报深仇结神勇”,写荆轲怀恨在心,决心报仇,但最终失败被杀。全诗结构严谨,层层深入,先写荆轲献图立功,后写剧辛、乐毅贪财弃命,再写燕王夺兵杀荆轲,前后映衬,对比鲜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