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凝烟水。念远教谁寄。
毫端写兴,莫把丹青拟。墨客要卿卿,想临池、等闲梳洗。香衣黯淡,元不涴缁尘,怜缟袂。东风里。只恐于飞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意,最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进行赏析。
“蓦山溪·墨梅、荆楚间鸳鸯梅、赋此”,这是第一段小序,交代写作背景及写作对象。
第二段是上片,“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意思是说春天的讯息,望穿了人的双眼。
第三段是下片,“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意思是说灵魂进入花枝之中,沾染了相思之情,有同心连理之意。
第四段“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意思是说鸳鸯的名字,换来一对对,有着无尽的情意。
第五段“凝烟水。念远教谁寄”意思是说烟雾缭绕的水面上,想念远方的人,有谁能寄去问候呢。
第六段“毫端写兴,莫把丹青拟”意思是说在笔墨之间表达自己的兴致,不要将绘画比作画。
第七段“墨客要卿卿,想临池、等闲梳洗”意思是说诗人想要得到美人的青睐,就得像那墨客一样,在临池时,闲暇地梳洗。
第八段“香衣黯淡,元不涴缁尘,怜缟袂”意思是说美人的衣服虽然有些暗淡,但并不脏了衣服的颜色,可怜她的白袖。
第九段“东风里。只恐于飞起”意思是说只怕那美丽的鸟儿,在东风中起飞了。
赏析:
《蓦山溪·墨梅》词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梅花图,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执着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悲。这首词以梅花为线索,以墨梅为主题,通过咏梅抒怀,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追求与渴望,以及因战乱而不得相见的哀怨。
上片首句“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写江南春天的信息已到,可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却望穿双眼,无法见到;次句“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进一步写魂梦已经飞入盛开的梅花枝条之中,沾上了相思之情和同心合意之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对于爱情的执着,也写出了自己思念亲人的深情。三四句“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写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恩爱夫妻,所以这里用鸳鸯的名字来比喻恋人之间的恩爱之情,表现了恋人之间恩爱如一的情景。五六句“凝烟水、念远教谁寄”描写了一个女子站在窗前,凝望着烟雾笼罩的流水,心中牵挂着远方的爱人,却不知该如何寄去自己的思念。这里的“凝雾水”既指眼前的景致,也暗指了思妇的心事。“念远教谁寄”中的“教”字是使动的意思,说明这个女子不知道该向谁倾诉自己的相思之情。
下片开头三句“毫端写兴,莫把丹青拟”,是说用笔触来抒发内心的感慨,不要把自己比做画师,用丹青来描摹自己的心情。接着五至七句“墨客要卿卿,想临池、等闲梳洗”,继续写词人对于爱情的执着,他希望自己能像墨客那样,在临池的时候,可以随意地梳洗头发,而不必担心自己的形象被玷污。八至十一句“香衣黯淡,元不涴缁尘,怜缟袂”,写这位女子的衣裳虽已显得有些暗淡,但并不脏了衣服的颜色,可怜她的白袖还留有昔日的清香。十二句“东风里、只恐于飞起”则是说恐怕那美丽的鸟儿,在东风中起飞了。结尾一句“只恐于飞起”,既是词人在感叹自己与所爱不能相守,也是对自己美好愿望的寄托,希望心爱的人能像那美丽的黄莺一样,展翅高飞。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梅花图,表达了词人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执着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悲。这首词以梅花为线索,以墨梅为主题,通过咏梅抒怀,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追求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