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清尊强挽秋,满庭风雨复谁游。
俗人言下无三语,此老胸中有九流。
白发不妨欺短帽,黄花应解笑痴愁。
客情老去何曾好,双鲤书来几日收。

九日

九日清尊强挽秋,满庭风雨复谁游。
俗人言下无三语,此老胸中有九流。
白发不妨欺短帽,黄花应解笑痴愁。
客情老去何曾好,双鲤书来几日收。#

注释与译文:

  1. 诗句解析:
  • “九日清尊强挽秋”描述了重阳节时,诗人以酒驱寒,试图在秋天的凉爽中寻找一丝温暖。这里的“清尊”指的是清澈透明的酒杯,而“强挽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无奈和对温暖的渴望。
  • “满庭风雨复谁游”反映了诗人独自一人漫步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无人相伴,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凄凉。
  • “俗人言下无三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观点的不屑一顾,他认为那些平庸之见无法触及他的内心世界。
  • “此老胸中有九流”显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学识,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冷静和理智。
  • “白发不妨欺短帽”展现了诗人对年龄增长的豁达态度,他不介意自己的白发和衰老,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风采。
  • “黄花应解笑痴愁”则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认为自然界的菊花能够理解并嘲笑人类的烦恼和忧愁。
  • “客情老去何曾好”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衰的感慨,尽管岁月流逝,但心中的志向和热情从未减退。
  • “双鲤书来几日收”则是一种期待和喜悦之情,收到远方朋友的信意味着友情未断,让人感到欣慰和满足。
  1. 关键词解释:
  •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阳节。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
  • 清尊:清澈透明的酒杯。
  • 强挽:尽力挽回、挽救。
  • 满庭风雨:四周都是风雨交加的景象。
  • 游:游玩、散步。
  • 俗人:平庸的人,指世俗之人。
  • 言下:言语之外,指不经心的言论或看法。
  • 胸中:心里,指内心世界。
  • 九流:泛指各种学术流派或社会阶层。
  • 白发:指年迈的头发。
  • 黄花:通常指菊花,这里比喻自然或坚强的意志。
  • 笑痴愁:用幽默的方式嘲笑自己的烦恼或忧愁。
  • 双鲤书:双喜字组成的信,常作为祝贺的书信。此处指收到朋友来信。
  1. 诗意分析:
  • 政治失意与怀才不遇:诗中流露出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挫败感,以及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认可和施展的遗憾。
  • 自我放逐与超脱:通过描绘自己在风雨中独自行走的情景,诗人表现了一种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他对外界评价的冷漠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中。
  • 生命的豁达与乐观:尽管面临人生的低谷与挑战,诗人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将个人的境遇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困扰的洒脱。
  • 自然与人性的和谐:诗歌通过对菊花的描述,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人应该像自然一样坚韧不拔。
  1. 文化背景解读:
  • 重阳节的文化意义:重阳节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认为是传统的敬老尊贤的节日之一。诗人在此日饮酒赏菊,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
  • 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古代文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这首诗便是李白借重阳佳节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 诗歌的艺术手法:李白擅长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本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场景,巧妙地引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