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眉新画露珠圆。今夕正相鲜。欲导唐家诞节,先生汉相韦贤。
悬知此去,莺迁春谷,鹗在秋天。班首算来旬岁,状头看取明年。

【注释】:

(1)《月眉新画》句:指新月初上,月眉如黛。

(2)“欲导唐家诞节”句:唐家诞节指唐代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汉相韦贤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宰相。

(3)“悬知此去”二句:说知道这次赴京后,莺迁春谷(比喻升迁),鹗在秋天(指秋季任官)。

(4)“班首算来”句:班首是指科举考试中第一等名次,这里指应考者。旬岁:一旬为十日,此处指一年。状头:科举考试中的第二等。看取明年:意思是说今年考取第二名,明年一定能考取第一名。

【赏析】:

这首词写科考登第。

上阕起韵,以“月眉新画露珠圆”开篇,点明时令,渲染节日氛围,然后直陈其事:今夕正是元宵佳节,人们正欢度这一年一度的喜庆日子;而自己却正被派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接着作者就直言其事:“欲导唐家诞节,先生汉相韦贤”,说自己此次应试,就像汉代的宰相韦贤一样,要引导和庆祝大唐王朝的诞辰。“先生”二字,既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又暗含了对韦贤的仰慕之情。

过片“悬知此去”二句,写自己赴京后的情形:“悬知”一词,表明作者对此事已有预感。“莺迁春谷”一句化用典故:据《汉书·艺文志》:“太史公曰:‘儒者断其义,驰辞举类,非通言不能尽意。” 可见,这里的“莺迁春谷”,就是借用这一典,表示自己赴京以后,定能飞黄腾达,步步登高。“鹗在秋天”一句亦用典故: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楚人善歌,每闻鄂人歌声,犹以为怨;旦日,子胥乃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可见,这里的“鹗在秋天”,也是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赴京以后,定能功成名就。

结尾两句,作者进一步展望自己的仕途:“班首算来旬岁,状头看取明年。”意思是说,自己这次赴京应试,虽然只是班首、状头之列,但只要努力进取,明年一定能一举夺魁,取得状元桂冠。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赴京赶考的激动心情及对自己前途的乐观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