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寓屋称觞处。陪彩绶、尊前舞。牢落潇湘归去未。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灵溪路。
长年厚福天分付。算四海、今独步。涧竹岩花如旧否。与翁相伴,岁寒庭户,尽占闲中趣。
【注释】
青玉案 · 其二:词调名外大父:对父亲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叔父。林下老人:在山林中的老者,多指隐士。寿:祝颂长寿。
年年寓屋称觞处:每年在房屋里设酒席庆贺的地方。称觞,古代的一种宴饮方式,举起酒杯向对方敬酒,表示祝贺。
彩绶:彩色丝带,古代用它系官印或作为礼品赠给亲友。
尊前舞:酒席上的舞蹈。
牢落潇湘归去未:形容自己漂泊无定,没有归宿感。“牢落”,孤寂、落寞;“潇湘”,地名,这里借指江湖。
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灵溪路:腊梅花开遍了,月光皎洁,月亮也圆了,但梦中却已断了回乡的路。
长年厚福天分付:把长久的幸运和福气寄托给了上天。“天”。
算四海、今独步:想来天下间只有自己一人能独领风骚。“四海”,天下各地。“今”,“现在”的意思;“独步”,独自行走在前面。
涧竹岩花如旧否:想那山涧的竹子,岩石上的花朵,是否依旧如此?“涧竹”,山涧里的竹子;“岩花”,岩石上的花朵。
与翁相伴:陪伴着老人家;翁,敬辞,对老年人的称呼。
岁寒庭户:冬天寒冷的时候,庭院的门户都关着。比喻家境清贫,门庭冷落。
尽占闲中趣:尽情地享受着悠闲的乐趣。
【赏析】
《青玉案》原为唐代教坊曲,又名《秋蕊香》、《甘草子》,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转一韵,上片四仄韵,下片两平韵。此篇是宋代词人苏轼(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一首。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的身世遭遇和心路历程,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他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
首阕起拍“年年寓屋称觞处”点明了词题,即每年在家乡所建的房屋里设酒庆祝生日的场所。接着写词人在这寓所中陪客人饮酒跳舞的情景。“彩绶”、“尊前”表明这是一次盛大的宴会。“牢落潇湘归去未”则表达了词人漂泊不定、无家可归的孤独心情。“牢落”一词,表现了他心中那种凄迷孤寂的情绪。
过片以后两句“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灵溪路”则写出了词人身处异地的寂寞凄凉之境。腊梅花开遍布整个山谷,明亮的月光也圆满无缺,但词人却在梦中回到了故乡,而醒来之后却感到无比空虚失落。“灵溪路”指故乡,也是作者心灵的寄托所在。
“长年厚福天分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长久好运和幸福命运的祈愿。“长年”,指长久的时间,“厚福”意即深厚的福泽。这一句表明词人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长久,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幸福。
“算四海、今独步”则是词人在面对广阔天地时所表现出的自信和自豪之情。这句话表明词人认为自己如今已经独自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人物。
“涧竹岩花如旧否”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他认为那些山涧里的竹子,岩石上的花朵,依然保持着它们的美丽和生机。这里的“涧竹”、“岩花”都是指大自然中的一些典型景物,而词人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深深眷恋之情。
“与翁相伴”一句则表达了词人对老人家的关爱和陪伴之情。他认为自己要时刻陪伴在老人家身边,共同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光。这种情感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温暖。
最后两句“岁寒庭户尽占闲中趣”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自己晚年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在岁月的流转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挫折,都要积极面对并从中寻找乐趣和满足。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词人的豁达胸襟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