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小重山 · 潭州红梅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注释:
- 人绕湘皋月坠时:湘皋,指的是湘江边,湘皋即指湘江边的岸边。这里形容月亮落下时,人影环绕在湘江边的景象。
- 斜横花树小,浸愁漪:斜横的花树,形容树枝斜生,花朵横挂的样子。浸愁漪,形容水面上因月光照射而形成的波纹,象征着内心的忧愁。
- 一春幽事有谁知:一春,整个春季。幽事,指那些不为人知的心事或秘密。有谁知,表达了对别人不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无奈和哀怨。
-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东风,春天的风。冷,寒冷之意。香远,香气传得很远。茜裙,一种红色的裙子,这里指女子的裙子。归,归来的意思。这句话描绘了女子穿着红色裙子,在春风中缓缓归来的情景。
- 鸥去昔游非:鸥鸟离去,意味着曾经的游历已不再。非,否定的意思。这里的鸥鸟,比喻那些已经离去的人或事。
-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遥怜,远远地怜悯。花可可,形容花的美丽和可爱。梦依依,梦境中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花可可,比喻那些美好而短暂的梦境。
- 九疑云杳断魂啼:九疑,传说中的山名,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境内。云杳,云雾缭绕,模糊不清。断魂啼,形容悲痛欲绝,无法自抑的哭喊声。这里用来形容因为思念而产生的极度悲伤和痛苦。
-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相思血,形容相思之痛如同鲜血般鲜红而浓烈。都沁绿筠枝,所有的相思之痛都渗透到了绿色的翠竹之中。这里以翠竹为象征,表达了相思之痛的深重和持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潭州红梅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首句“人绕湘皋月坠时”写景开篇,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接着“斜横花树小”,描绘了一幅花树斜生的美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盎然。然而,这种美丽并没有持续多久,“一春幽事有谁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心事的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中,“东风冷、香远茜裙归”描绘了女子身着红色衣裙在春风中归来的情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但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远方:“鸥去昔游非”。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旅行的怀念,以及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花儿的喜爱以及对梦境的留恋。这里的花儿和梦境都是美好而短暂的,它们成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最后两句“九疑云杳断魂啼”和“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则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用“九疑云杳断魂啼”来形容内心的悲痛和绝望,而“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则表达了相思之痛如同鲜血般鲜红而浓烈,渗透到了绿色翠竹之中。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潭州红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对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心事的无奈。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