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昂昂鹤。且随缘、剩水残山,东村西落。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却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雪意压檐梅索笑,任柄长、柄短邻家杓。篘小瓮,动孤酌。
见花忆得年时昨。正微醺、独步黄昏,被花迷却。冷月吹香春弄影,么凤梢头先觉。恍梦断、罗浮山脚。欲寄心期无驿使,想凌寒、不奈腰肢约,空凭暖,画栏角。
注释:
- 谁识昂昂鹤:谁认识那高傲的鹤。昂昂,形容鹤鸣声高昂而有力。
- 且随缘、剩水残山:暂且随遇而安,任凭剩水残山。剩水残山,指残败的景象,这里比喻世事。
- 东村西落:指夕阳西下,一天即将结束。
- 世事几番新局面:世间的事情经历了许多新的变化。
- 看底却高三著:看似高处其实低处。三著,古代一种计量单位。此处意指高处与低处。
- 况转首、西山日薄:更何况转眼间,西山的太阳已渐渐西沉。
- 雪意压檐梅索笑:雪意压着屋檐上的梅枝,仿佛在嘲笑。
- 篘小瓮,动孤酌:用小瓶子装满酒,独自喝一口。
- 见花忆得年时昨:看到花想起去年这个时候。
- 正微醺、独步黄昏,被花迷却:正陶醉在微醺之中,独自一人漫步在黄昏时分,被花朵迷住了。
- 冷月吹香春弄影:冷月中传来花香,春天的影子随风摇曳。
- 么凤梢头先觉:像凤凰尾巴上最先感受到一样。么凤尾,凤凰的尾巴。
- 恍梦断、罗浮山脚:恍惚间如同从梦境中醒来,回到了罗浮山脚下。
- 欲寄心期无驿使:想要把心期寄给远人,却无法通过驿站传递。
- 想凌寒、不奈腰肢约,空凭暖:想象着自己能忍受严寒,却不满足于温暖的环境。
- 画栏角:画着栏杆的角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谁识昂昂鹤。且随缘、剩水残山,东村西落”,诗人以鹤的高傲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淡然和从容。接下来,诗人转而描述了眼前的景色,“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却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这里的“世事”既指社会现象也暗含人生的起伏变化。诗人通过对西山日薄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
诗人转入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见花忆得年时昨。正微醺、独步黄昏,被花迷却”,这句中的“花”既是实景也是诗人心境的象征。诗人回忆过去的某个时刻,那时他正在微醺之中漫步在黄昏时分,被周围的花朵所吸引。这里的“被花迷却”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抗拒的情感。
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冷月吹香春弄影,么凤梢头先觉。”月光下,花香随风飘散,春天的影子在风中摇曳。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这个美好的瞬间,而是继续向前探索:“恍梦断、罗浮山脚。欲寄心期无驿使,想凌寒、不奈腰肢约,空凭暖,画栏角。”在这里,诗人似乎进入了梦境,回到了罗浮山脚下。然而,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将心期寄托给他人,只能独自承受寒冷的煎熬。最后一句“空凭暖,画栏角”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环境的向往和无奈的现实差距。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