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担簦访道,要知一点灵丹。日乌月兔在朝元。岂在迢迢云汉。
罔象求珠易得,离明契后难言。五金八石是虚传。争似阳修阴炼。
万里担簦访道,要知一点灵丹。日乌月兔在朝元。岂在迢迢云汉。
罔象求珠易得,离明契后难言。五金八石是虚传。争似阳修阴炼。
注释:
- 西江月:宋代的一种词牌名,此处用作诗歌的标题。
- 担簦(dān bēn): 古代指背着书囊去求学或出远门,这里指去访道家。
- 要知一点灵丹:意指追求一种神秘的长生不老之药。点灵丹指的是能够点化成真的东西,这里指传说中的仙丹。
- 日乌月兔:古人对月亮的不同阶段的称呼,这里泛指日月。
- 朝元:道教用语,意思是朝见元始天尊。
- 罔象求珠易得:罔象是一种神兽,传说中它能够轻易地得到珍珠。在这里比喻很容易就能获得宝物。
- 离明契后难言:离明和契后是道教术语,分别指的是阴阳调和后的光明和天地之间的契合。难言意味着不容易表达或者理解。
- 五金八石:古代认为含有金、银、铜、铁、水、火、土、木等八种金属的石头,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些珍贵的矿石或药材。
- 争似阳修阴炼:阳修指的是阳光下修行,阴炼指的是在夜晚修炼。这里对比了两种修行方式的优劣。
赏析:
这是一首以道教思想为主题的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长生不老之法的渴望和对于阴阳调和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日夜交替的自然景象,引出了对于“一点灵丹”的追求,暗示着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同时,诗人又用“罔象求珠易得”来比喻追求物质财富的容易,以及“离明契后难言”来说明真正的智慧和道理难以言表。最后一句“争似阳修阴炼”,则是在比较阳光下修行与夜晚修炼两种方式,指出后者更能体现生命的真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