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处青牛引道,飞来鹤顶呈丹。谈玄玉局在西川。此日方当龙汉。
千载寂寥吾道,可怜平叔多言。画蛇添足悟真篇。付与谁人修炼。

【注释】

  1. 青牛:指老子。古代传说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所以后人称道老子为“青牛道士”。
  2. 飞来鹤顶呈丹:形容道士头顶有鹤衔的朱砂点。
  3. 谈玄玉局:泛指谈论玄门之道的场所或活动,这里是指道家炼丹术。
  4. 西川:指南方地区。
  5. 龙汉:即“龙年”,是道教中所说的一个历史阶段的名称。在《太平经》里,“龙年”指的是太初元年(公元140年),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25年)。
  6. 平叔:即庄子。《庄子·秋水》载:“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7.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道教修炼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道士们在道观中谈玄论道、炼丹求仙的情景。通过描述这些修炼者的言行举止,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理念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行处青牛引道”,诗人以青牛道士的形象开篇,暗示了修炼者行走于道途之上的场景。青牛道士骑在青牛上,引着道路前行,象征着道教修炼者在修行道路上的引领和引导。这里的青牛道士,既是道教修炼者的形象代表,又寓意着道教修炼者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句“飞来鹤顶呈丹”,描述了道士们头顶有鹤衔朱砂点,象征着他们修炼的成果和地位。鹤作为道教中的吉祥物,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长寿等美好品质。而道士头顶鹤衔朱砂点,则寓意着他们的修为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能够接近神仙的境界。

第三句“谈玄玉局在西川”,则是进一步描绘道教修炼者的活动场所。这里指的是道家炼丹术的场所——西川。在中国古代,炼丹术被认为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神秘修行方式。因此,将修炼场所命名为“西川”,既体现了道教修炼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也表达了他们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第四句“此日方当龙汉”,则是诗人对于道教修炼历史的评价。这里的龙汉,指的是道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龙汉”。在《太平经》里,龙汉被描述为太初元年(公元140年),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25年)。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强调道教修炼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教历史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千载寂寥吾道”,则是诗人对于道教历史的一种感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道教历经千年的沧桑变迁,虽然曾经辉煌过,但如今却已经沉寂了许久。这种沉寂不仅意味着道教的衰落,更反映了人们对于道教文化的关注逐渐减少的现象。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对道教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呼吁人们应该重新关注和传承道教文化。

第六句“可怜平叔多言”,则是诗人对于道教修炼者的言论态度的一种批判。这里的平叔,是指庄子。庄子在《庄子·秋水》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意思是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自由自在地飞翔。然而当他醒来后,才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境。这里的平叔,就是用来形容那些只会空谈理论,而不去实践的人。诗人用这句话来批判那些只停留在口头上的道教修炼者,提醒他们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谈。

第七句“画蛇添足悟真篇”,则是诗人对于道教修行过程中的一种警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画蛇时不需要再给它添上脚,因为这样做只会让整个画面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同样地,在道教修行的过程中,如果过于注重形式和表面功夫,而忽视了内心的修炼和提升,那么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徒劳无功。因此,诗人提醒道教修炼者们,应该注重实质和内在的修行,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和形式感。

最后一句“付与谁人修炼”,则是诗人对于道教修行传承的思考。诗人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懂得修行道理的人,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道教文化。因此,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参与到道教修行中来,共同推动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首词通过对道教修炼者的描绘和对道教修行过程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道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心和期待。同时,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比喻,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