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嘉名取次题,寓情仿佛古人齐。
菊添细蕊金英重,松覆清幽盖影低。
上戴星辰全咫尺,傍躔日月自东西。
宜将斗酒频相属,靖节从来到处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每个选项,从中判断正误,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作出结论。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九日亭”即重阳节的亭子。此诗写于重阳节。
首联:“不愧嘉名取次题,寓情仿佛古人齐。”
意思是:我自认为不辱没这个美好的名声而随意作题,寄托着与古人同样的情怀。
“取次”,随意;“不愧”,无愧;“嘉名”,美好的名声;“不辱”,不辱没;“自认为不辱没”,无愧地;“不辱没”,不辜负;“嘉名”,美好的名声,此处指美好的名声。
颔联:“菊添细蕊金英重,松覆清幽盖影低。”
意思是:菊花增添了细小的花蕊,金黄的花瓣更显得浓密,松树覆盖着清幽的环境,枝叶茂盛,遮阴下的影子也很低。
“菊”“松”,都是自然物象,属于意象范畴,在诗歌中多有出现。这里指菊花和松树。
颈联:“上戴星辰全咫尺,傍躔日月自东西。”
意思是:天上的星星似乎都在眼前,近处可以看到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它们在天空中来回移动。
诗人仰望星空,感叹宇宙之广阔,同时也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惆怅。
尾联:“宜将斗酒频相属,靖节从来到处迷。”
意思是:应该用美酒频频劝饮,陶渊明从不曾忘记过自己曾经醉过的地方。
“斗酒”,一斗好酒;“宜将”,要这样去做;“频相属”,频频地相互敬酒;“靖节”,陶渊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陶渊明一样保持高洁的志向,同时表明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答案】
译文:
我自认为不辱没这个美好的名声而随意作题,寄托着与古人同样的情怀。菊花增添了细小的花蕊,金黄的花瓣更显得浓密,松树覆盖着清幽的环境,枝叶茂盛,遮阴下的影子也很低。天上的星星似乎都在眼前,近处可以看到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它们在天空中来回移动。应该用美酒频频劝饮,陶渊明从不曾忘记过自己曾经醉过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登九日亭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不愧嘉名取次题,寓情仿佛古人齐。”开篇点明自己的行为。诗人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愧于这个美好的名声,随意作了题,寄托着与古人同样的情怀。颔联“菊添细蕊金英重,松覆清幽盖影低”。描绘了菊花和松树的景象。
颈联“上戴星辰全咫尺,傍躔日月自东西。”诗人感慨宇宙之广阔,同时也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惆怅。尾联“宜将斗酒频相属,靖节从来到处迷。”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陶渊明一样保持高洁的志向,同时表明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