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莺语匆匆花寂寂。玉阶春藓湿。
闲凭薰笼无力。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画檐残雨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偓。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柳丝碧”:描述了杨柳的颜色,是绿色的,给人以春天的气息。
- “柳下人家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日,人们扫墓、踏青,但诗中描写的是柳树下的人们休息的场景,没有明显的扫墓动作,可能是在描述节日后的宁静生活。
- “莺语匆匆花寂寂”:莺鸟在忙碌地啼叫,花朵却静静地开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玉阶春藓湿”:描绘了一个湿润的台阶,春雨过后的自然景象。
- “闲凭薰笼无力”:这里使用了“闲”字,形容诗人无目的地坐着,可能是因为心情沉重或身体不适。而“薰笼”是指用来熏香的器具,这里可能是用来缓解身体的不适感。
- “心事有谁知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秘密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 “檀炷绕窗灯背壁”:描述了室内的蜡烛光照亮了墙壁,可能是夜晚使用蜡烛照明的场景。
- “画檐残雨滴”:描绘了雨打在屋檐上的声音,给人一种安静而凄凉的感觉。
译文
柳树如碧绿的丝带般垂下,柳树下的人家享受着清明时节的闲暇和安宁。莺鸟急促地鸣叫着,而花儿却静静地绽放。我独自坐在石阶上,被潮湿的苔藓覆盖,感到一种无力和孤独。我心事重重,不知道谁能真正理解。我点燃了蜡烛,灯光在墙壁上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我的心事和哀愁。窗外的雨水敲打着屋檐,发出轻微的声响,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寂静。
注释
- “柳丝碧”:绿色细长如丝的柳条。
- “柳下人家寒食”:寒食节期间,人们在柳树下休息。
- “莺语匆匆花寂寂”:黄莺急促的鸣叫声,与静静开放的花朵形成对比。
- “玉阶春藓湿”:湿润的石头台阶,春季的苔藓显得格外翠绿。
- “闲凭薰笼无力”:悠闲地靠在熏笼旁,但感到无力。
- “心事有谁知得”:心中的烦恼和秘密无人能懂。
- “檀炷绕窗灯背壁”:蜡烛的火焰在窗户的影子里摇曳。
- “画檐残雨滴”:雨珠落在屋檐上,如同点点珍珠落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景物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态人情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沉思考。诗中的景物与诗人的心情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面。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韩偓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掌握和运用,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音乐美,读来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