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天秋色。正倚楼待月,谁伴横笛。涨绿浮空,闲数河星手堪摘。弥望澄光练净,分付与、玄晖才笔。烟溆阔,云远波平,归鸟趁风席。
南国。信音寂。怅雁渚渡闲,鹭汀沙积。藓碑露泣。时拊遗踪暗嗟忆。人事空随逝水。今古但、双流一碧。待办取、蓑共笠,小舟泛得。
【译文】
秋日的霁天,倚楼盼望月亮,是谁吹横笛?涨绿浮空,闲数河星。手堪摘。澄光练净,分付与、玄晖才笔。烟溆阔,云远波平,归鸟趁风席。
南国。信音寂。怅雁渚渡闲,鹭汀沙积。藓碑露泣。时拊遗踪暗嗟忆。人事空随逝水。今古但、双流一碧。待办取、蓑共笠,小舟泛得。
【注释】
-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 弥望:指全眼所见。
- 玄晖:即王徽之,晋人,善书法,擅画墨竹。
- 烟溆:烟雾弥漫的溪边。
- 云远:云气飘忽不定,看不到边际。
- 双流:两股流水交汇处。
- 蓑(suō):草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绘的是一幅秋色中的江村图。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霁天秋色”四句,写秋色清幽,月下独倚高楼,吹横笛,望银河。“涨绿浮空”二句,是写江天辽阔,明月如盘,银河澄澈如练。“烟溆阔”三句,写江上烟波浩渺,云气飘荡,飞鸟随和风而动。
“南国”。《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王逸注:“南方多桂林之树。”这里用屈原《招隐士》语意,以写南方景色之美。“信音寂”,指书信已到,故无回音。“南国信音寂”一句,言其情思难寄,音信不通,所以有“怅雁渚”、“鹭汀沙”等语。
“藓碑露泣”,指在石碑上苔藓斑剥,像泪滴一样。“时拊遗踪暗嗟忆”,意思是时常抚摸这石头上的痕迹暗暗地叹息想念他。
“待办”二句,是写自己对这位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如今我该为你去办些东西。“蓑”是草鞋,“笠”是斗笠,这里都是指农事工具,是说诗人要像渔翁那样去劳作了。
此诗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对情人的深深怀念及思念的愁苦。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