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江上草,片帆浪暖,初泊渡头沙。翠筇便瘦倚,问酒垂杨,影里那人家。东风未许,漫媚妩、轻试铅华。飘佩环、玉波秋莹,双髻绿堆鸦。
空嗟。赤阑桥畔,暗约琴心,傍秋千影下。夜渐分、西窗愁对,烟月笼纱。离情暗逐春潮去,南浦恨、风苇烟葭。肠断处,门前一树桃花。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掌握。

本诗共八句,前三句写舟行江上所见,第四句写舟中所见,第五、六句写船上所见,最后两句为全诗点睛之笔。

(1)

青青江上草,片帆浪暖,初泊渡头沙。“青青江上草”,是说江水清澈,两岸绿草丛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片帆浪暖”,意思是船在波浪中缓缓行进,风浪虽大但船却很平稳。“初泊”表明此时诗人正停船于江边的沙滩上,这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所在。

(2)

翠筇便瘦倚,问酒垂杨,影里那人家。“翠筇”,一种用青藤制成的轻便手杖。“倚”,靠。“问酒垂杨”,意谓倚着手中的手杖,问酒家有没有酒。“影里那人家”,意谓在柳树的影子里隐约可以看见那人家。

(3)

东风未许,漫媚妩、轻试铅华。“铅华”,指搽妆用的粉黛之类的化妆品。“漫媚妩”,意谓随便地搽妆打扮。“轻试铅华”,意谓随便地搽妆打扮一下。

(4)

飘佩环、玉波秋莹,双髻绿堆鸦。“佩环”、“玉波”,都是形容女子的首饰。“双髻绿堆鸦”,意谓女子梳着两个发髻,发髻上插有绿色的簪子,就像乌鸦那样乌黑亮丽。

(5)

空嗟,赤阑桥畔,暗约琴心,傍秋千影下。“空嗟”,意谓徒然地叹息。“赤阑桥畔”,意谓在红栏桥边,暗约琴心,意谓在红栏桥边约定了弹琴之心。“傍秋千影下”,意谓坐在秋千架上,随着秋千的晃动,影儿映在水面上。

(6)

夜渐分、西窗愁对,烟月笼纱。“夜渐分”,意谓夜色渐渐变得浓重起来。“愁对”,指对着窗户凝神沉思。“烟月笼纱”,意谓烟雾缭绕,月光如纱。

(7)

离情暗逐春潮去,南浦恨、风苇烟葭。“离情”,指离别之情。“南浦”,指长江南岸。“风苇烟葭”,意谓风吹芦苇,吹起一片片芦苇叶。

(8)

肠断处,门前一树桃花。“肠断处”,意谓令人肝肠寸断的地方。“门前一树桃花”,意谓门前种有一棵桃树。此处以桃花比喻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所见景色和所感离情。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舟行江上的所见景色,前两句描写江上行船时所见江面上的美景:江水清澄碧绿,岸边绿草如茵;江上风平浪稳,船行十分顺畅。第三句则写舟中的所见:船上人倚着翠竹做成的手杖,在杨柳丛中寻找酒家。第四句写舟外所见:从柳树掩映的倩影中,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那幢小楼人家。

诗的中间四句抒发离别之情,写舟行江上所见景色与所闻声音的感受。第一句写舟中人在杨柳掩映之下,随意地涂饰自己的妆容。第二句写舟行江上,听到船夫高唱《梅花落》,不禁想起故乡亲人。第三句写舟中看到江上行人都带着精美的首饰,而自己却无法与他们一样。第四句写舟中的人看到江面上漂来荡去的浮萍,联想到家乡美丽的家园,不由得心中黯然失色。

诗的最后四句写诗人的离情别绪和对故园的眷恋思念。首句写诗人眺望远方,看到天边的残星已隐入云层,知道天将破晓。次句写诗人在船中凝思苦想,想到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心中无限愁苦。尾联写诗人想象家乡的亲人和朋友都在思念自己,自己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因此感到痛苦万分。末句写诗人想象到家乡门前的那棵桃花树,想到自己就要离开那里,因此感到悲痛欲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