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沈沈。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玉蝴蝶》
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沈沈。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注释:
- 玉蝴蝶:词牌名,又名“凤栖梧”、“忆秦娥”等。
- 一襟:整襟,形容胸怀。
- 未成晚雨,先做秋阴:还未等到傍晚的雨水,就已经感到秋天的阴冷了。
- 楚客:指的是屈原,古代楚国人。这里借指自己,因为屈原是楚国的诗人,也是楚国的忠臣,被贬后在湘江边投江自尽,所以此处以楚客比喻自己。
- 悲残:悲伤残缺。
- 登临:登山临水,游览观赏。
- 古台荒:古老的台台已荒芜。
- 断霞斜照:夕阳西下,余晖斜照。
- 新梦黯:新的梦境昏暗不明。
- 微月疏砧:稀疏的月亮,断断续续的击打砧石声。
- 幽恨:深深的怨恨。
- 孤斟:独自饮酒作诗。
- 倦看青镜:厌倦地观看着自己的面容。
- 勋业:功勋和事业。
- 断梗无凭:断掉的树枝没有依托。
- 岁月摇落:时光流逝,万物凋零。
- 水云愁凝:水天一色,云影浮动,令人愁闷。
- 蕙帐:用香草编织的帐子,常用来比喻清雅的生活。
- 猿鹤悲吟:猿和鹤发出悲哀的鸣叫。
- 沈沈:低沉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所作的一首抒情词,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抒发情感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无常和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词中的”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暗示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的思考。而”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楚客(屈原)的同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词中转入了对人物的情感描述,”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古台和暗淡的月光的画面,使人产生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而”尽将幽恨,分付孤斟”则表达了作者将自己的忧愁和哀伤寄托在独自饮酒作诗之中。
词转向了对自身生活的描写,”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无奈。而”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则反映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的恐惧和不安。
词的结尾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描绘了一幅家乡的画面,使人产生出一种思乡之情。而”信沈沈、故园归计,休更侵寻”则传达出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无常和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苏轼词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