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半纪,跨万里秦吴,顿觉衰谢。回首鹓行,英俊并游,咫尺玉堂金马。气凌嵩华。负壮略、纵横王霸。梦经洛浦梁园,觉来泪流如泻。
山林定去也。却自恐说着,少年时话。静院焚香,闲倚素屏,今古总成虚假。趁时婚嫁。幸自有、湖边茅舍。燕归应笑,客中又还过社。
绣停针
叹半纪,跨万里秦吴,顿觉衰谢。回首鹓行,英俊并游,咫尺玉堂金马。气凌嵩华。负壮略、纵横王霸。梦经洛浦梁园,觉来泪流如泻。山林定去也。却自恐说着,少年时话。静院焚香,闲倚素屏,今古总成虚假。趁时婚嫁。幸自有、湖边茅舍。燕归应笑,客中又还过社。
注释:绣停针:形容女子绣花时停止针线的动作。绣指刺绣,停即停止,针指刺绣用的针。这里用“绣停针”来形容女子在思念心上人的时候,停止了手中的刺绣动作。
叹半纪,跨万里秦吴,顿觉衰谢:感叹自己已经过了半辈子,跨越了万里之遥的秦地和吴地,但突然感到自己的衰老和颓废。
回首鹓行,英俊并游,咫尺玉堂金马:回顾过去,曾经和一群英俊的人一起游历,他们住在玉堂金马之中。这里的”鹓行”指的是古代官员们骑马出行的行列,”玉堂金马”是古代皇家贵族居住的地方。通过对比现在的孤独和过去的热闹,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气凌嵩华。负壮略、纵横王霸:气势可以凌驾于嵩山和华山(中国五岳之一)之上,拥有雄才大略、纵横天下的能力。”王霸”在这里指的是能够统治一方的强大力量。表达了对自己过去英勇、有远见的自豪感。
梦经洛浦梁园,觉来泪流如泻:在梦中经过洛水(洛阳附近河流)的岸边(洛浦)和梁园(东汉梁孝王所建园林)的地方,醒来后泪流满面,如同倾泻一般。”洛浦”和”梁园”都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代表着作者曾经的辉煌和荣耀。通过梦境中的怀旧和现实中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悲伤。
山林定去也。却自恐说着,少年时话:确定要离开山林了,但又担心无法诉说年轻时的事情。”说”在这里有表达、叙述的意思;”少年时话”则指的是年轻时的梦想和抱负。通过对比现在的决心和过去的犹豫,表达了一种成长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静院焚香,闲倚素屏,今古总成虚假:在安静的院子里烧香,静静地倚靠在素色的屏风旁。”今古”指的是现在和过去。这句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认为无论古今如何变迁,一切都只是虚幻不实的东西。
趁时婚嫁:趁着这个时机结婚生子。”时”在这里指的是当前的情况或时代。
幸自有、湖边茅舍:幸运的是自己还有一片湖边的小屋作为家。”自有”表示自己拥有,”湖边茅舍”则暗示了一个宁静、简朴的生活空间。通过对比现代都市的喧嚣和忙碌,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燕归应笑,客中又还过社:燕子归来时应该会感到好笑,因为我现在作为一个客人又回到了村里参加祭祀活动。”过社”在中国农村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人们在这一天会聚集在一起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和平安。这句诗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眷恋和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豪苏轼的作品,通过对自己过去与现在生活状态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缅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充满了对青春和梦想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深深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