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随处闲消闷,来寻啸台龙岫。路敛春泥,山开翠雾,行乐年年依旧。天工妙手。放轻绿萱牙,淡黄杨柳。笑问东君,为人能染鬓丝否。
西州催去近也,帽檐风软,且看市楼沽酒。宛转巴歌,凄凉塞管,携客何妨频奏。征尘暗袖。漫禁得梅花,伴人疏瘦。几日东归,画船平放溜。
【注释】
齐天乐 · 左绵道中:词牌名。
客中:作者当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正字,所以称“客中”。闲消闷:消解烦闷。
啸台:即啸台山,一名九仙山,位于今四川成都西北。龙岫:龙潭。
敛春泥:收敛春天的泥土。
翠雾:指浓密的树林。
东君:春神。
西州:今四川雅安,唐时为益州西部的州治,故址在今雅安市西。催去:催促归去。
巴歌:今四川一带的巴语歌曲。塞管:指羌笛。
征尘暗袖:指旅途上的尘土使衣袖变黑。
东归:作者从成都回故乡,因成都属益州,故称“东归”。
【赏析】
《齐天乐》词共分上下两阕,此为上阕。上阕首两句写诗人在旅途中寻访啸台山的情景。“客中”二字总领全篇,点出了词人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一个“闲”字,道出他的心情。开头三句写山间景色:“路敛春泥”、“山开翠雾”是远景;“行乐年年依旧”则是近景。这里用一“敛”一“开”,把春风的吹拂、草木的生长都表现出来了。“笑问”二句写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大自然真神奇啊,她能染绿鬓发!这二句以拟人手法,把春天写得有生命,有情感,有创造力,生动活泼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阕换头二句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西州”三句写友人即将离去,帽檐上飘来风的轻软,于是看那市楼上的酒旗招展,就借酒浇愁吧。“宛转巴歌,凄凉塞管”,这是说友人将要离别了,那就奏一支羌笛吧,让那幽怨的音律表达我们的离情别绪。“携客何妨频奏”意思是说:朋友你尽管奏乐,我不怕。“征尘暗袖”,是说身上沾满了征途上的尘土,“漫禁得梅花,伴人疏瘦”,是说连梅花也受不了我的旅途劳顿而变得憔悴了。“几日东归,画船平放溜”的意思是说:几天后我就要回家了,让我乘着小船顺流而下吧!
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词人在仕途坎坷中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对自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